走进少年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进少年犯

走进少年犯 一、少年犯的人格特征 少年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少年犯罪人数急剧上升,犯罪性质越来越恶劣,犯罪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一般地说,少年犯罪不单纯是偶然因素导致犯罪,除了有社会环境引诱的原因外,也应重视引发少年犯罪的内在的人格因素。 少年犯罪类型 某省少管所13~15岁男性少年犯共计379人。其中犯有盗窃罪者150人,犯有抢劫罪者l18人,犯有强奸罪者49人,犯有伤害罪者21人,数罪并罚者41人;来自城市的少年犯109人,来自农村的少年犯270人;来自完全家庭的少年犯314人,来自不完全家庭的少年犯65人。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人格特征的评定 该量表包含四个分量表,分别用于测量7~15岁儿童少年的三个主要的人格维度(精神质、外倾性和神经质)和回答的真实性(掩饰性) 少年盗窃犯、少年抢劫犯和数罪并罚少年的主要人格特征是高外倾性、高神经质和低掩饰性;少年强奸犯的主要人格特征是低精神质和高外倾性;少年伤害犯的主要人格特征是高外倾性。 外倾性和神经质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而掩饰性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说明少年犯的基本人格特征是行为外向、情绪易变、自我防卫低,其中尤以外向特征最为明显。 研究表明 与一般同龄少年相比较,少年犯人格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外向好动,行为冲动,难以自制,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缺乏情绪控制力和防卫机制弱化、天真幼稚、心理成熟度明显不够,极容易轻信他人。 不同年龄犯人的人格特征差异 成年犯人犯罪常常表现出反社会倾向(即精神质)并表现出智谋性和隐蔽性(即内向性)的特点,而少年犯的犯罪行为单纯,而且追求好玩、刺激。由于是非观念尚未形成,表现出容易受引诱的倾向,再加上少年犯处在青春期的初期,身体发育因素对他们的行为自制力和情绪控制力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那些外向、好动,喜欢表现和情绪不稳定的少年在存在引诱因素的情境中就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 不同类型少年犯的表现   少年盗窃犯、少年抢劫犯和复合性数罪并罚犯的人格特征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外向好动,难以自制,情绪不稳定,天真幼稚;少年强奸犯的主要人格特征是外向好动,难以自制,但反社会倾向比正常同龄人还弱;少年伤害犯的主要人格特征是外向好动,难以自制。 外向冒险、行为冲动、情绪易变、易受坏人引诱是各种少年犯的基本的共同的人格特征,但在各种类型的少年犯当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地域因素 地域对少年犯的人格形成有一定影响,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少年犯的人格特征明显不同。来自城市的少年犯的反社会倾向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少年犯;而来自农村的少年犯的掩饰倾向明显高于来自城市的少年犯,心理成熟比来自城市的少年犯要高。 家庭因素 家庭的完整性对少年犯人格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来自不完全家庭少年犯的情绪不稳定的程度更高,行为更加变化莫测。这再一次证明保持家庭的完整性,降低离婚率对下一代健康发展的意义。 二、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 ??? 未成年时期是由儿童到成年的过度时期,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心理上总的特点是: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具有很大的动荡性和可塑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自我认识发展的特征 ??? 未成年人在实际的生活中,经过各种锻炼,认识能力有了新的发展。他们的思维已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他们对各种事物都愿意做出独立的判断和评价。但总的来说未成年人的认识能力还比较低,认识带有很大的表面性、片面性,所以就形成了独立性意识发展快而认识能力发展跟不上的矛盾。 2.情感的特征 ??? 情感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未成年人的感情体验是丰富的,动荡性大,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同时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薄弱,缺乏应有的理智,感情冲动时就容易犯错误。在这一时期,男性的冲动性明显高于女性,因此男性的犯罪比例也明显高于女性。其中男性犯罪人数占81.6%,女性占18.4% 3.未成年人的意志特征 ??? 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处于发育过程,意志性格也处于形成过程之中,所以未成年人的认识有相当的片面性,有时感情多于理智,感情和情绪都对意志发生影响,相互作用。 ??? 从未成年人的认识、感情、意志特征来看,它们都处于发展变化中,未定性,不成熟,有可塑性。任何一方面的不利影响都有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 (二)未成年人的人生观 ??? 人生观就是对于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每个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堕落的总根源都能从他们的人生观那里找到答案,人生观最终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同的人生观影响犯罪的比例分析: ??? 1.享乐主义 ??? 享乐主义的形成是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受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的结果,这些思想侵蚀了一部分

文档评论(0)

yy556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