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第六章 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土壤侵蚀情况 水体污染 水华 赤潮 案例分析 第二节 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 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 1.温室气体积聚与全球变暖 知识扩展: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由于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易于让大量的太阳辐射透过而到达地面,同时大气又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面辐射不易逸出大气,大气还以逆辐射返回地面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少地面的失热,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温作用,称为“大气保温效应”,习惯上称温室效应。 知识扩展: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是指大气中那些对太阳光几乎是透明的,但却强烈吸收地表辐射的红外热辐射、对地表有遮挡作用的气体。 主要温室气体 (1)水汽(H2O) : (2)二氧化碳(CO2) : (3)甲烷(CH4) : (4)氧化亚氮(N2O): (5)氟里昂类物质(CFCs): 第二节 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 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 1.温室气体积聚与全球变暖 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 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 1.温室气体积聚与全球变暖 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 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 1.温室气体积聚与全球变暖 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 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 1.温室气体积聚与全球变暖 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 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 2.土地利用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 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 3.全球变暖的可能效应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被迫举国迁移 图瓦卢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国家之一。面积为26平方千米的弹丸之国,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最高点海拔到5米,首都富纳富提岛仅为3米左右,低凹地区的房屋差不多已跟海面持平,涨潮时随时会淹到居民家门口。海平面增高80多厘米,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灭顶之灾” 事实上己经开始进入“倒计时” 。 未来气候变化对不同部门的影响 四极的冰川变化证明全球在变暖 北极冰川范围缩小。 南极边缘冰断裂逃离。 乞力马扎罗山冰川面积88年缩小了一半。 喜马拉雅山冰舌底部40年高了海拔1000米。 全球变暖导致非洲最高山峰冰雪融化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峰,然而它的峰顶万年来一直为皑皑白雪所覆盖。日前一个名为“气候集团”的环境组织提供的照片显示,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的冰河与积雪正在融化,从而露出了它的真实面目——基岩。专家把这一现象归咎于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集团” 在英国伦敦举办 “东西南北”的展览,上述照片就是在这次展览上与观众见面的。 “气候集团”组织的CEO史蒂夫·霍华德表示:“气候变化是现实存在的,不过解决方案也有。”他指出,很多的实例都已经证实了这些方案是可操作的。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脉 乞力马扎罗在东非斯瓦西里语中的意思是“乞力马扎罗”意即“闪亮的山” ,是非洲最高的山。位于东非高原,坦桑尼亚的东北部,是一直径约80公里的孤立死火山。最高峰基博峰为一火山锥,海拔5895米,为非洲第一高峰。峰顶终年积雪,形成赤道雪山奇观。 全球变暖导致非洲最高山峰冰雪融化 1912年,这里冰川的面积为26平方公里,2000年,冰川面积已缩小为12平方公里。《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说,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川到2020年将全部融化。 冰山“逃离”南极 拉森B ?冰山“逃离”南极 陆缘冰一般指位于南极大陆边缘、与大陆相连的浮动冰层,通常由冰河流入海洋过程形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冰山正在“逃离”南极。 2002年南极半岛的“拉森B”陆缘冰出现了大面积坍塌,是近30年来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经过35天的时间,“拉森B”损失的面积达到3520平方公里,损失的重量达到7200亿吨。在过去5年中,“拉森B”总共损失了5700平方公里,如今剩下的不到其稳定期最小面积的40%。 到了5月,又接连发生了两次巨型冰山“逃离”事件: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再次借助卫星图像观测到罗斯陆缘冰两次坍塌。5月9日,一座长、宽分别为76公里和7公里的命名为C-18号冰山,已经从罗斯陆缘冰分离。5月15日,又一座长达190公里,宽约31公里,大小相当于卢森堡国土面积的两倍的C-19冰山再次从罗斯陆缘冰分离。 珠峰冰川退缩有多严重? 珠穆朗玛北侧山体前出现越来越大的戈壁滩(摄于2003年5月24日) 珠峰冰川 退缩的原因 在海拔6500米登山营地,正形成“人进冰退”的局面。 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 二、气候变化对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 二、气候变化对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 三、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一、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 二、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 三、生物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一、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 食物生产和工业化用地挤占生态用地 边际土地开发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