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顿悟思维的知识表征机制
顿悟思维的知识表征机制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 主讲人:马立丽 重温格式塔学派经典实验 苛勒把一个装有水果的篮子用经过笼顶的绳索悬挂起。这根绳穿过笼顶的铜圈而结在附近的一根树枝之上。篮子离地面约2米,绳结与竹篮相距约3米。绳结若离开树枝,篮子便会立刻落地。 德国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13年担任普鲁士科学院的类人猿研究站主任。他对猩猩解决问题的实验研究证明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就是顿悟(Insight)产生过程。 他在《猿猴的智力》(1924年)一书中,从否定美国桑代克等人试误学习理论角度,提出了学习的顿悟说。 苛勒(Wolfgang Konler,1887--1967) 顿悟: 解决问题思维的停顿或顿时明白。一个人解题、 作文、阅读、发明创造过程中的不明白或明白。 特点: 思维的停顿与飞跃 苛勒及其心理学同行们对猩猩的顿悟产生原因作了两点解释: 第一,他们强调问题情境刺激的整体性和结构性的作用,让动物“全部了解”刺激“情境”(即全部问题条件)……。 第二,在顿悟产生的理论解释上,他们假定心的本身有一种组织功能,能填补缺口或缺陷,这就是所谓的完形说。 讨论:顿悟的实现条件 1、猩猩在树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走远了却能找到方法,近处和远处的区别是什么? 2、猩猩看到的全部情境包括哪些内容? 3、如果从知识角度出发,如何进行分类? 结论:顿悟是在解决该问题的全部必须知识在大脑中整体、清晰呈现和记载时实现的。 思考与练习: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你有顿悟吗? 顿悟后的感觉如何? 顿悟后的状态叫什么? 实现顿悟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二、影响顿悟思维的因素与相应解决策略 例题:小明有15块糖,小丽的糖比小明的多7块,小明和小丽一共有多少块糖? 学生甲的算式表征:(15+7)+15=37 学生乙的算式表征:15+7=22 学生乙列此算式的理由是:在此前一个阶段的加法应用题解题练习中,老师反复强调说:如果题中问你“一共”……就用加法。 学生乙获得一种对“求‘一共’……多少,就用加法”的程序性知识。 学生甲大脑中没有这种程序性知识才算正确的吗? 乙儿童的问题知识表征过程 1、小明(表征成幼儿园男孩的样子)有15块糖 (堆放在一起); 2、小丽的糖比小明的糖多……(表征成幼儿园女孩的样子;她有更多的糖,堆在某处……); 3、……比小明的多7块(表征:本来就较大的一堆糖再另外有7块) 4、他们一共有多少糖? (符号表征……“一共”用加法……把7块加在许多糖里…… 5、算式表征:7+15=……。 分析:表征到最的一步时,小明那一份糖已经在短时记忆中没有再呈现出来——一种呈现问题情境的方式。 抽象表征:求“一共”……用加法。 乙儿童的错误带给我们的启示: 1、孩子的编码形式多为形象编码 2、化简问题能够提高孩子解题的正确率 3、不能用成年人的思维速度衡量孩子,小学生教 学应给予更多耐心 思考:为何小学生多形象编码,思维速度就比较慢? (一)顿悟快慢受短时记忆空间影响 优化有限的短时记忆容量 1、如何扩大短时记忆空间内的容量? 草纸、符号、字母 2、自觉扩大短时记忆容量的其它策略 有些是我们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便可以做到的,如控制饮酒,防止过度疲劳等;有一些是需要改善学习策略才能予以解决的,如对新知识的学习要达到巩固、熟练,平时多积累与学习能力有关的知识等。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比如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培养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等,也是防止短时记忆能力衰退的重要因素。 (二)尝试知识建构过程会导致思维停顿 这种思维的停顿或中断在学生面对较复杂的题时经常出现。在建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坚定的信念、积极的情绪是学生能够坚持不断尝试的前提;完整、牢固、清晰的知识是学生解题成功的保证。 完善影响知识建构的因素 1、充分发挥元认知智慧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作用 2、建立强大的信念系统来促进知识建构的实现 3、营造良好情绪状态来保障知识建构的顺利进行 (三)知识在大脑中巩固、清晰、自动化运用程度,促进顿悟形成或限制人们暂时不能顿悟 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 德国科学魏格纳提出大陆 漂移说的认知过程特征 表征的清晰、牢固程度 1、平时阅读时,对好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文章或段落要反复多读几遍,读的同时积极思考,好的句子可以背下来,做到熟练和自动化。 2、学习理科概念、公理、公式等时,要对知识表征得清晰,不仅表征出表面的含义,还要表征出其背后的含义。在充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