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羊河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石羊河下游径流的影响摘 要:针对西北干旱内陆区石羊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复杂性,运用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近50年石羊河中气候变化及径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自然条件时石羊河年径流序列,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进行了分离,分别量化了二者对石羊河下游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下游径流的影响强度由20世纪70年代的40%增加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68%,是石羊河下游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关键词: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径流变化;石羊河流域Effect of Climatic Changes and Human Activities onthe Runoff at Down-stream of the Shi yang RiverAbstract: Aiming at the complicacy of runoff changes in arid areas and using the Mann-Kendall, a no-parameter te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ends of climate and runoff in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Shi yang River Basin in period the last 50 years.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this study simulates the annual runoff when affected by natural conditions, separates the effects of climatic changes from human activities, and quantifies the effects of climatic changes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unoff in the lower reach of the Shi yang River, impact degree of human activities has increased from 40% in 1970s to 68% in 1990s, and human activities are the main factor for the reduction of runoff in the lower reach of the Shi yang River. Key words: climatic changes; human activities; runoff change; the Shi yang River Basin引 言我国西北干旱内陆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仅有的地表水资源是形成于山区的冰川和积雪融水及降水。水资源是随着气候变化而变的动态资源,有必要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西北干旱内陆区出山口径流如何变化。施雅凤等研究了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西北干旱内陆区气候对全球变暖较为敏感,到2030年左右,温室气体增加将使西北地区气温上升(1.5±1)℃,而山区要小一些,为(1±1)℃[1]。康尔泗等建立了适合西北干旱区出山径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型,由此模拟得到气温升高0.5℃和1℃,而降水保持不变时,出山口年径流量将分别减少4%和7.11%;若气温保持不变,降水量增加10%时,径流量将增加5.27%,表明西北干旱区出山口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明显[2,3]。随着人口增加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西北干旱区径流不仅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且受人类水事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刘少玉等对黑河流域径流变化分析表明,正义峡径流的减少主要因为人为造成[4]。郝兴明等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对塔里木河流域上中游地表径流的强度在20世纪70、80、90年代分别为41.59%、63.77%和75.15%[5]。因此,在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下,西北干旱区地表径流变化复杂,分析研究地表径流同时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响应,特别是定量地分析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对于当地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我国干旱内陆区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过去50年的气候变化及径流变化,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进行分离,定量地分析了人类活动对下游径流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区域概况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东部,地理位置106°06′-104°04′E,37°10′-39°24′N,流域总面积4.16万km2,人口150万。石羊河流域径流主要由发源于祁连山区的八大支流组成,其中五河(由东向西分别是古浪河、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