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民族的历史走进那清末戊戌年代,已积重难返。我们的国家机器已全部锈烂,无法修复。我们的社会亦已至癌症末期;病入膏肓,医药罔效。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 一个主题 三个阶段 一个方向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西学东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向西方学习 一个方向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对比中西方近代前夕的历史,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据你所知说说明清时期: 大臣见到皇帝该怎样?说明什么? 一位商人经商积累了资金,他将会投资于什么? 一位商人想远涉重洋去英国贸易,可能吗? 当时中国“最有见识”的知识分子了解世界吗? 统治者又是如何认识世界和中国? 中西比较你对中国得到怎样的结论? 闭目塞听 林则徐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请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 ②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 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魏源的《海国图志》据林则徐主持翻译的《四洲志》等著作,综合自己的研究所得而增订辑成。该书1842年初的刻本为50卷,1847年扩至60卷,1852年再增为120卷。   1854年(咸丰四年),日本翻刻了《海国图志》(60卷本),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给日本思想界增添了无限活力。日本思想家纷纷争读,奉之为“宝鉴”。日本面临着重蹈中国鸦片战争覆辙的危险,各界深感不安。《海国图志》所着力宣传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恰于此时传入日本,正好适合了日本人民改变本国命运的心态,遂掀起轰轰烈烈的“攘夷倒幕”运动。明治维新与《海国图志》有极深的思想渊源,这一点中日两国学者的看法基本相同。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 养兵练兵之法”;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是书何以作?曰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摘自魏源《海国图志》 魏源 林则徐、魏源眼里的西方长技是什么? 林则徐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 林则徐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师夷长技以制夷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魏源 林则徐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   综上,你觉得早期先进的中国人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他们的看法全面吗? 林则徐 江泽民同志手书 林则徐诗句   温家宝总理以林则徐诗句作为工作态度的追求 :“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 注:小树代表民族资本主义   假设你是当时一位资产阶级爱国者,你会为改变中国的命运做些什么?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康有为 维新变法第一人 《孔子改制考》:康有为的重要著作,1898年刊行。该书指出孔子以前的历史都无据可考,孔子遂假托尧舜等古圣先贤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其目的是为“托古改制”。康有为把孔子奉为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讨论: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有什么特点? 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与保守; 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课堂探究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思想? 梁启超的著作 梁启超诗手稿,康有为眉批 康有为 维新变法第一人 梁启超 舆论界天之骄子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则变,不变亦变……变则通,通则久。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主张: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变法维新,才是中国的出路,才能救亡图存。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