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雪域高原璀璨文化.doc
雪域高原上的璀璨文化
——世人眼中的仓央嘉措
学院:公路学院
小组成员:许宏,贺天玮,陈浩,龙济磊
藏族文化
许宏
藏族的起源
有关藏族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说是来自印度,是释迦牟尼的后裔;有的以藏族人相貌与马来西亚人相似,而认为应是从马来西亚半岛迁徙而来。然而,在藏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则是记载在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中的一段“猕猴变人”的传说。
天生五谷种子,撒向大地,大地不经耕作便长满各种谷物。众猴子因得到充足的食物,尾巴慢慢变短了,也开始说话,逐渐变成了人,这就雪域上的先民。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藏族文化历史的发源地。考古学材料证明,早在几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西藏高原就有了人类活动,从而揭开了西藏地方历史的序幕。
藏族地的先民自远古时就居住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6世纪山南雅隆部落首领成为当地诸部的领袖,号称“赞普”(王),建成自称为“博”的奴隶制王朝。7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整个西藏地区,定都逻些(今拉萨,拉萨意为佛地,本意为“山羊背土而建的地方”,源于大昭寺的建寺传说),在汉文史籍中称为“吐番”。公元641年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联姻,被唐封为附马都尉,加授西海郡王。公元71O年,赤德祖赞又与唐朝的金城公主联姻,由于与东部中原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使西藏社会逐步有了很大发展。元朝把藏族地区置于中央王朝统一治理之下,设置由中央管理的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部藏族地区。明朝也设置了行都指挥使司等地方行政机构。清朝,在中央设置理藩院,管理西藏、蒙古等地事务。在西藏地区正式册封达赖喇嘛(1653年)和班禅额尔德尼(1713年)并任命驻藏大臣(1728年)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1751年)。历届民国政府也在中央设立了管理蒙藏事务的专门机构。1934年,国民党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是中央派驻地方的专门机构。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建立了西藏自治区。藏族的信仰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原始信仰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藏族土著苯教;一类是公元七世纪佛教传入藏区后逐渐发展形成的藏传佛教;一类是广泛地存在于乡村牧区的民间信仰(保留了许多原始信仰的特点)。作为藏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组成部分的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三大派系之一,是佛教与西藏本土宗教相结合的一种宗教形式。藏传佛教有以下主要特点:1.在信仰抉择上,侧重密宗。2.传承各异,仪轨复杂繁多。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前期四大派,还有希觉、觉宇、觉囊等较小的派别。其中噶举派又分为香巴噶举和塔波噶举两大系统。塔波喝举又分为“四大支”和“八小支”等众多派别。3.喇嘛享有特殊地位,成为整个藏传佛教组织系统的核心,佛教徒们对喇嘛往往敬若神灵。4.藏传佛教在十分独特的活佛转世过程中曾产生达赖喇嘛的政教合一统治模式。以原始信仰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藏族本土教派是苯教。“苯”是藏文古词,“念诵”之意。苯教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笃苯、洽苯、觉苯。苯教“唯镇鬼怪、上祀天神、中兴人宅”。认为有地方神、家神、战神、念神等诸神祇存在,人死可为鬼神,鬼神殁灭可转而为人。鬼神可主宰活人生命。只有神可解除鬼的危害,因此杀牲祭祀、祈福、禳解等成为苯教的特点。以苯教为代表的古象雄文明对藏族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从现在藏区看,苯教寺院和苯教徒仍然数量不少。
藏族的民间信仰崇拜的对象可谓包罗万象,既有各民族共同信奉的灵魂崇拜等对象,也有它特 殊的崇拜物,如牦牛、箭等。就大范围而言,可分为动植物崇拜、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等几大类。
藏族音乐主要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藏族民间音乐具有与生活相伴、与歌舞相融、与宗教难分、与时代相合的特征,又具有节日文化气息、崇高德性的观念、兼蓄外来文化的特点。呈现出神秘的文化色彩、浓郁的生活情趣、古朴的民风民俗等特征【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婚丧习俗】 藏族人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