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开二千年不能开之口,下二千年不 敢下之笔”———颜元“实学”教育思想 一、生平 二、关于“实学”的教育目的 三、“实学”的教育内容 四、“习行”的教育方法 一、生平 颜元(1635-1704年)字浑然,又字易直,河北博野人。因室名“习斋”,学者称他为习斋先生。在批判理学,提倡实学方面,他的态度最为激进。 一、生平 1.发蒙教育与众不同:杂 习骑、射、剑、戟; “究天象、地理及兵略”,精战守机宜; 通医术; 长术数。 一、生平 2. 学术思想变化过程 24岁时,陆王“心学”; 26岁时,程朱“理学”; 34岁尧舜周孔之道。 一、生平 3. 毕生从教 一生培养了众多的学生,其中有记录可查者达100多人。 高足李贡(1650 —1733年),继承和发展了颜元的学说,形成了当时一个较为著名的学派,后人称为“颜李学派”。 颜元一生不以著述为事,其主要著述为《四存编》、《习斋记余》。 二、教育目的: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1.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批只专注“文墨世界”—— 在《寄桐乡钱生晓城》一文中写道:“迨于秦火之后,汉儒掇拾遗文,遂误为训诂之学。晋人又诬为清谈,汉、唐又流为佛、老,至宋人而加甚矣。仆尝有言,训诂、清谈、禅宗、乡愿,有一皆足以惑世诬民,而宋人兼之,乌得不晦圣道,误苍生至此也!”(《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439页) 二、教育目的: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批义礼对立观—— 西汉董仲舒:“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两宋理学家:“命天理,灭人欲。” 颜元:“世有耕种,而不谋收获者乎?世有荷网持钩,而不计得鱼者乎?”“宋儒之学不谋食,能无饥乎?” (《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163页)在他看来,“利”是“义”的基础,“全不谋利计功,是空寂,是腐儒”。当然,“利”也不能离开“义”,而且“利”必须符合“义”。继承和发展了南宋事功学派的思想,明确提出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命题。 二、教育目的: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批八股取士—— “天下尽八股,中何用乎!故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691页) 二、教育目的: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颜元从宋弱、明亡的历史教训中深切感到宋明理学空谈心性义理的危害。 “读书愈多愈愚,审事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 空言虚文的教育其害有三 : 一是“坏人才”。即理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柔弱如妇人女子,无经天纬地之才。 二是“灭圣学”。他认为理学家只从章句训诂、注解讲读上用功,从而陷入了一种文墨世界,国家取士、教师授课、父兄提示、朋友切磋,皆以文字为准,这就丢弃了尧舜周孔的实学精神。 三是“厄世运”。汉儒宋儒之学败坏了学术与社会风气。 二、教育目的: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2.关于教育的作用—— “如天不废予,则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官皆将;以九字安天下: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763页) “昔人言本原之地在朝廷,吾则以为本原之地在学校。”“朝廷,政之本也;学校,人才之本也,无人才则无政事矣”,“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 (《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763页) 二、教育目的: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3.关于培养目的—— “令天下之学校皆实才实德之士,则他日列之朝廷者皆经济臣”,若“令天下之学校皆无才无德之士,则他日列之朝廷者皆庸碌臣”。(《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768页) “庶几学则真学”,“真学不明,则生民将永被毒祸”。又说,“彼以其虚,我以其实”,“救弊之道在实学不在空言。”(《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 三、教育内容: “真学” “实学” ○内容(“托古改制” )—— “唐、虞之世,学治俱在六府、三事,外六府、三事而别有学术,便是异端。周、孔之时,学治只有个三物、外三物而别有学术,便是外道。”(《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685页) “六府”指金、木、水、火、土、谷; “三事”指正德、利用、厚生;《尚书.大禹谟》 “三物”指六德、六艺、六行。( 《周礼.地官》) “六德”为智、仁、圣、义、中、和; “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 “六行”为孝、友、睦、姻、任、恤。 三、教育内容: “真学” “实学” 三、教育内容: “真学” “实学” ○漳南书院的六斋—— 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 武备斋:课黄帝、太公及孙、吴五子兵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技击等科; 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科; 艺能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