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诺贝尔天文学奖项赏析第三章
                     休伊什教授简介         休伊什教授1924年5月出生在英格兰一个银行家的家庭。剑桥大学毕业,1952年获博士学位。         他主要从事射电天文学研究工作。1974年,因在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工作、特别是在发现脉冲星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休伊什教授对天体物理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发现脉冲星并对脉冲信号的起源做了严密的科学论证。他设计了一台81.5兆赫兹相控天线阵。具有高灵敏度、高时间分辨率、长波观测和可重复测量整个天空等性能。        休伊什教授根据致密星振荡理论解释了电磁辐射的脉冲性质。 1965年,休伊什教授发现蟹状星云中存在一个致密成分,其角径只有0.2角秒,亮度达到101?K,他认为是SN1054爆发遗留物。1968年秋,美国天文学家确认SN1054爆发遗留物为 脉冲星。 二、射电脉冲星的发现与中子星        中子星预言后,天文学家并不知道如何去发现这种高密天体。                中子星是英国天文学家休伊什和他的研究生乔斯林.贝尔在1967年进行射电源星际闪烁的观测过程中,偶然地发现了脉冲星。             脉冲星的观测特征符合理论预言即中子星的判据。       休伊什教授获得了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射电天文望远镜             5、超新星遗迹与中子星        1968年秋,在超新星SN1054遗迹,蟹状星云中发现一颗脉冲星。        不但再一次证明蟹状星云是900多年前一个超新星爆发的遗迹,也为超新星爆发后产生中子星的理论论断,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见下页图)。                       在1968年秋,几乎与蟹状星云中发现脉冲星同一时期,在船帆座超新星遗迹也发现一颗脉冲星。        再一次为超新星爆发后在爆发后遗迹产生中子星的论断,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见下页图)。  6、天文学界对贝尔博士给予高度评价 三、1968年掀起观测脉冲星热潮       1967年休伊什教授和贝尔博士发现脉冲星以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大型射电望远镜相继投入到脉冲星的发现与研究工作。             1968年获得博士学位的J.泰勒和哈佛大学同事提出利用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的92米 射电望远镜观测脉冲星计划。 他们很快就     发现了第五颗脉冲星。            1973年,泰勒教授和他的博士研究生   赫尔斯,使用美国阿雷西博305米射电   望远镜进行脉冲星巡天观测与研究工作。 四、双脉冲星与引力波的检测     1 、引力波      引力波最早提出是在1905年,数学家庞伽莱就猜测可能存在以光速传播的引力波。       广义相对论则认为:如果引力源附近的时空弯曲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会以光的速度向远方传播,这就是所谓的引力波。或说以波动形式和光速传播的引力场。      2、引力波的主要性质      1 )、在真空中以光速度传播。       2 )、引力波携带能量和与波源有关的信息。       3 )、物质对引力波吸收效率极低,            几乎无阻碍穿过地球。       4 )、引力波的辐射强度极弱。     3、爱因斯坦关于引力波的一篇论文        1937年,爱因斯坦完成一篇关于引力波的论文,结论是不存在引力波。该文投到美国的物理评论。    审稿人罗伯特教授认为有错误,结果稿件被退回。    爱因斯坦十分不理解和生气。             后来,爱因斯坦跟他的学生也是朋友的英费尔德谈了这件事。英费尔德为此请教了罗伯特教授。罗伯特教授指出了这篇论文的具体错误。               爱因斯坦在仔细研究罗伯特教授意见之后,承认了自己的论文是有错误。经修改的论文,其结论是存在引力波。该论文最后转投到另一家杂志社并发表了。  4、引力波与脉冲双星(双中子星)       广义相对论认为:如果有两颗中子星彼此靠的很近,并因强大的引力作用而互相绕转,那么被吸积的星体一定会发出颇为可观的引力波。                  这时引力波辐射,会把双星的能量慢慢地带走,使整个双星系统的能量逐渐变小。               同时将会出现双星轨道半径缩小、周期变短、两颗星间距离,将逐渐靠近甚至出现并和现象。              人们只要观测到脉冲双星轨道周期随时间的变化,双星轨道半径变小,就可以间接地验证,广义相对论关于引力波的存在。 5  、利用脉冲双星系统检测引力波       泰勒教授意识到:1974年发现的第一对脉冲星双星 PSR1913+16  有可能揭开引力波这个迷。        第一对脉冲星双星是双中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消防管道(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docx VIP
 - 耳穴比赛题库二维码公布附有答案.docx VIP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docx VIP
 - (高清版)DB4406∕T 45-2024 《中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规范》.pdf VIP
 -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标准》.pdf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500题).pdf VIP
 - 《汉尚华莲汉服公司SWOT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20000字.docx VIP
 - 家庭中医保健按摩.pptx
 - DNVGL-ST-0126-2018 国外国际标准.pdf
 - QJ 10004-2008 半导体器件总剂量辐照试验方法.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