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背景.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背景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背景 物业管理ISO9000族标准产生的背景 一、质量管理(QM)的四个过程 1、质量检验阶段:上世纪初,质量管理重点在检验,这对大量流水作业生产方式起了积极的作用,这是早期的质量管理行为,由美国人泰勒提出。即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为保证产品质量的合格性,重视产品实现的“检验试验”阶段(图中B)。 、统计质量控制(SQC)阶段:0世纪30年代美国休哈特(Shewhart)教授将数理统计应用于质量控制,这对提高检验效率,增强质量控制的预见性起了重要作用,这是对生产过程即对“生产制造”阶段,通过做控制图的方式进行质量管理(图中A)。 、全面质量控制(TQC)阶段:1961年由美国质量管理 专家费根鲍姆(A?V?Fergenbaum)在着作中提出了全面质量控制(TQC)的理念。全面质量管控制的指导思想是,对产品质量控制单凭事后检验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必须控制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并首次提出了要建立一个从市场调研、设计开发到生产的质量体系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全面质量控制还提出质量管理要持续改进,包括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如统计技术等。“TQC”是一种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但不是“规范”,它对全球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都有着重大贡献,现在仍在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称之为全面质量管理(TQM)。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开始实施,1978年引入中国。 、质量管理体系(QMS)阶段:随着世界各国贸易的逐步发展,为解决各国之间在产品生产制造上有一个严格、公认的质量管理标准,在质量管理中,进入了质量管理体系阶段,即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由以上四个阶段可以看出,国际上在质量管理方面,经历了一个由“点、线、面、体”的发展过程。 二、ISO9000标准的产生 任何标准都是为了适应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而产生的,ISO9000族标准的诞生同样如此。 1、贸易国际化与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是ISO9000族标准产生的根本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愈来愈严格,而这种质量又必须考虑与价格相一致。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个方面。价格竞争是指出口国以低于国际同类商品的价格排挤竞争对手,扩大本国商品销路。但是低价销售办法不仅使利润锐减,如果构成倾销还会受到有关法律的制裁。70年代以后,非价格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质量、包装、花色品种等成为贸易成交的首要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范围的以质量保证评价为核心的贸易交流活动广泛展开。 产品要打入国际市场,首先要有产品质量的保证条件,即质量保证是第一位的,在合作生产时,需方往往采用质量保证标准对合作伙伴进行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核、评价,促使供方开展外部质量保证活动,适当情况下,才能使需方有充分信心建立合作关系。 此外,需方在采购产品时,要对供方所进行的产品检验和试验结果及供方组织内的质量体系是否有效运行这两方面取得可靠证据,如果证据可信,才有充分的信心采购其产品。因此,随着各国经济方面的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的日益增加,对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对生产方内部的质量体系进行评价已成为贸易交往和国际间经济合作的前提,并且随着贸易交往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化,已成为了各国的迫切要求。 为了有效地开展国际贸易,一些地区性的组织开始大量研究质量管理国际化的问题,以使不同的国家、企业之间在技术合作、经验交流和贸易往来上,在质量方面具有共同的语言、统一的认识和共同遵守的规范。70年代末,许多国家和区域性组织发布了一系列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作为贸易交往供需双方评价的依据和遵守的准则。在这种背景下,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始着手制订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际标准。 与此同时,消费者(需方)在采购产品时所表现出的预期是非常具体的——希望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款式新颖、质量好,否则,企业所生产的产 品在市场上将不受欢迎,形成滞销。在供需双方就产品供货达成协议时,特别是对那些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的产品,需方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得到质量稳定的产品,不仅要向供方提出产品质量要求,而且还十分注重供方对影响产品质量方面的在管理、技术、人员等因素的控制能力,如果上述因素达不到需方规定的要求,需方将放弃与供方的合作。 因此,企业为了获得质量信誉,占领市场,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求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得不从加强内部的质量管理入手,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对影

文档评论(0)

feng1964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