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兵器制作资料引用简述.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吐蕃兵器制作资料引用简述

【唐风:亚欧七世纪】吐蕃兵器制作资料引用简述关于吐蕃的制作,我本人设想是分两个阶段进行,分别是兵器系列和兵模系列。目前在进行中的是兵器系列。因此写下这篇简述,权当在进行中的吐蕃兵器制作所引依据作个概要性的说明。我们知道吐蕃的兵器种类繁多,在青山复雪给出的吐蕃兵器图谱中就有板斧、宝剑、轮盘、投石索、铁锤、镰刀、横棒、矛翼、短橛、飞镖、犁铧、弓、水波刃、铁钩等,令人眼花缭乱又无不惊艳。但我们的疑问是,这些相当艺术化的兵器图谱中有多少具有实战价值,又有多少存在传世实物,更重要的是,有多少是当时吐蕃军队真实使用过的兵器。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研究唐代吐蕃军事的第一手原始资料《通典·边防典·吐蕃篇》。里面关于吐蕃所使用兵器的记述是:“兵器有弓、刀、楯、矟、甲、胄”,其中“枪细而长”,与今传世藏矛形制大致吻合,参照下图: 以上藏矛均是15-18世纪存物,可见藏兵器历经千年未遇大变,也证明了通典里记载的真实度。除藏矛之外,通典提供的宝贵信息还有“弓矢弱而甲坚”,可知吐蕃弓矢不事破甲,极有可能射程也不怎么样(弹射力不足?)。此外是“人皆用剑,不战,亦负剑而行”。而藏宝剑的种类繁多和考究出乎我们的想象,《刀剑在吐蕃的传播情况》一文里写到吐蕃刀剑的种类:“刀剑的种类,有尚玛 索波呼拍古司甲热五大类,这五大类又各分为两小类,即尚玛分为尚玛和尚杰,索波分为索波和索孜,甲热分为甲热和嘉甲,呼拍分为呼拍和呼若,古司分为古司和古达。”这足以说明吐蕃时代吐蕃军人的首要武器即为刀剑,而且制作技术不容小觑。再谈及吐蕃军人甲胄,通典里的记述是“人马俱披锁子甲,其制甚精,周体皆遍,唯开两眼,非劲弓利刃之所能伤”。关于文中提及之锁子甲,bobos认为中国古之锁子甲即环锁甲,非人们认识中的链甲,而是另一种圆型甲片镶缀而成的甲,大概意思仍类似于扎甲类型,在此暂且存疑。但是新疆出土的一些唐代木简(《吐蕃简犊综录》)中,其中有关于吐蕃兵器的记载,其中一条提及“锁子铠甲”,今人的注释是柳叶甲。同样是上面的新疆出土木简,提及到的吐蕃兵器摘录出来主要有以下内容:123条:唐人矛十支124条:唐人中等大小铠甲有九眼的三套125条:锁子铠甲126条:短箭弓一张127条:把箭弓箭袋刀盾交与下郭仓部落之细木鲁贝128条下郭仓部落,箭 弓 腰带盔甲铠甲(发给?交来?)129条:系有彩缯之箭三只130条:从“巴”保管人处取出折断无用者短箭弓两张于阗轻弓三张在以上史料中,记载的吐蕃兵器有矛铠甲弓箭箭袋刀盾腰带盔甲等而且铠甲种类还有大小之分,也有唐人铠甲和锁子甲之别可以看出,最常见的还是弓 箭,他们和矛一样,都是比较长的进攻性武器,看来这和吐蕃人善骑射是完全一致的。史料中还提到了唐人和于阗,根据其字面意思理解,应该指的是武器的来源地。由此可以推断吐蕃武器来源比较复杂,除了本土制造以外,从其他地方也可以得到补充 ,至于是如何补充的?是缴获还是购买或是其他方式得到的就不清楚,不过这些都有可能存在。从第130 条还可以看出,吐蕃军队是由专人保管武器的,武器进出都要进行登记。而121条的登记,则十分清楚地讲述了一名吐蕃武士标准的武备配置:盾、刀、刀鞘、箭一把、弓和护腕、石袋、抛石兜、箭筒。其中我们要注意的是,石袋和抛石兜。作为一名吐蕃武士必备技能,马上抛石堪称蕃骑奇特的攻击手段。实际上,抛石兜在藏语里被称作俄儿多,它是由一条由兽皮毛或者植物纤维做成的中间宽两端狭小的带子。投放的时候,石头被置于带宽部分,然后用力悬转,当挥舞力气达到最大时松开带子的一端,石丸顺势飞出,其杀伤半径在 150 米以内。直到现在,在西藏牧区,依然可以见到这种原始武器。 【抛石套索(梵文:pasha ;藏文:zhags- pa )】接下来是藏盾,下面两图大概是人们印象最深刻的传世藏盾: 因为比较朴素,所以计划用作普通兵种的盾。 至于高级楯,打算参考下图。 藏盾,梵文写作:phalaka,khetara,carma;藏文则是:Phub。实体其实还是藤盾,就是加以华丽装饰,诸如虎皮、狼皮、幢尾之类的。这种装饰型的藤盾,实物可以借鉴鱼鹰社的下图: 统观上文,相信大家都能注意到,无论是通典还是现代论文,关于吐蕃兵器的叙述都集中在矛、楯、弓、抛石兜、刀剑、矟这几类。板斧铁锤钩镰之类的毫无着墨。因此,依据我们的考据结果,七世纪里的吐蕃兵器复原工作也将集中在以上几类兵器上面。毕竟,这些才是唐代人们亲眼历见的吐蕃军人们使用的兵器。其他花里胡哨奇形怪状不知活在哪个时空的兵器就暂不考虑了。综上所述,基本上哥心目中的藏兵器制作计划大概就定型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