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二烯烃 共轭体系 共振论 4.1 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4.2 二烯烃的结构 √ 4.3 电子离域与共轭体系 √ 4.4 共振论 △ 4.5 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4.6 共轭二烯烃的工业制法(自学) (2) 二烯烃的命名 与烯烃相似。 用阿拉伯数字标明两个双键的位次,用“Z/E”或“顺/反”表明双键的构型。例: 4.2 二烯烃的结构 (1) 丙二烯的结构 (2) 1,3-丁二烯的结构 仪器测得,1,3-丁二烯分子中的10个原子共平面: 价键理论的解释 4.3 电子离域与共轭体系 (1) π-π共轭 共轭效应——由于电子的离域使体系的能量降低、分子趋于稳定、键长趋于平均化的现象叫做共轭效应。 离域能——由于共轭体系中键的离域而导致分子更稳定的能量。离域能越大,体系越稳定。 π-π共轭体系的结构特征是单双键交替: (3) 超共轭 (3) 共振极限结构式能量标准 ① 两个或两个以上能量最低而结构又相同或接近相同的式子,它们参与共振最多,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最大,真实分子的能量也更低,更稳定。例: (2) 电环化反应 开链共轭烯烃闭合环生成环烯烃及其逆反应,都叫电环化反应。例如: (3) 双烯合成 ( Diels-Alder反应 ) (4) 聚合反应与合成橡胶 1,3-丁二烯在环烷酸镍/三异丁基铝催化作用下,进行定向聚合反应,可得到顺式结构含量大于96%的顺丁橡胶: 乙烯基橡胶 调节丁基锂/醚引发剂中各组分的比例,可得到含1,2-聚合结构在25%-65%的乙烯橡胶: 异戊橡胶 氯丁橡胶 丁苯橡胶 丁腈橡胶 顺丁橡胶的低温弹性和耐磨性能很好,可以做轮胎。 顺丁橡胶 乙烯基橡胶是新的橡胶品种,加工性能好。 异戊橡胶是结构和性质最接近天然橡胶的合成橡胶。 2-氯-1,3-丁二烯聚合可得到氯丁橡胶: 氯丁橡胶的耐油性、耐老化性和化学稳定性比天然橡胶好。其单体2-氯-1,3-丁二烯一般可由乙烯基乙炔加HCl制得: * 4.1 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1) 二烯烃的分类 根据分子中两个C=C的相对位置,二烯烃可分 为三类。 S-顺-1,3-丁二烯 S-(Z)-1,3 -丁二烯 S-反-1,3-丁二烯 S-(E)- 1,3-丁二烯 顺反异构现象(构型异构) 顺,反-2,4-庚二烯 (2Z,4E)-2,4-庚二烯 顺反异构现象(构象异构) C C C C H 3 C C 2 H 5 C H 3 C H 3 C H 3 H 5 4 3 3 , 4 , 5 - èy ?× ?ù - ( Z ) , ( E ) - 2 , 4 - ?y ?t ?? 6 7 2 1 由于中心碳为sp杂化,两个双键相互垂直,所以丙二烯及累积二烯烃不稳定。 1,3-丁二烯分子中存在着明显的键长平均化趋向 1,3-丁二烯中的碳原子是sp2杂化态 (因为只有sp2杂化才能是平面构型,轨道夹角约120°): 四个sp2杂化碳搭起平面构型的1,3-丁二烯的σ骨架: 四个P轨道肩并肩地重叠形成大π键: 除了C1-C2和C3-C4间的P轨道可肩并肩地重叠外,C2-C3间也能肩并肩重叠。但由键长数据表明,C2-C3间的重叠比C1-C2或C3-C4间的重叠要小。 共轭体系——三个或三个以上互相平行的p轨道形成的大π键。 共轭体系的结构特征是: 参与共轭体系的p轨道互相平行且垂直于分子所处的σ平面; 相邻的p轨道之间从侧面肩并肩重叠,发生键的离域。 电子离域——共轭体系中,成键原子的电子云运动范围扩大 的现象。电子离域亦称为键的离域。电子离域使共轭体系能 量降低。 1,3-丁二烯分子就是典型的共轭体系,其π电子是离域的。 例如,1,4-戊二烯与1,3-戊二烯的氢化热之差为28KJ/mol, 就是1,3-戊二烯分子中的离域能。 参与共轭的双键不限于两个,亦可以是多个: 形成π-π共轭体系的重键不限于双键,叁键亦可;组成共轭体系的原子亦不限于碳原子,氧、氮原子均可。例如,下列分子中都存在π-π共轭体系: 共轭体系的表示方法及其特点: ①用弯箭头表示由共轭效应引起的电子流动方向; ②共轭碳链产生极性交替现象,并伴随着键长平均化; ③共轭效应不随碳链增长而减弱。 (2) p-?共轭: 比较下列氢化热数据: 可见:双键上有取代基的烯烃比无取代基的烯烃的氢化热小,即双键碳上有取代基的烯烃更稳定。为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和5的倍数的特征》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VIP
- 甜梦口服液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对比.PDF VIP
- 在编护士考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瑞安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社会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完整)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输电线路通道巡视施工方案.docx VIP
- GB∕T 32892-2016 光伏发电系统模型及参数测试规程.pdf
- 2025年中国空间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docx
- 2025抗战胜利80周年抗战精神班会ppt课件(优质ppt).pptx VIP
- 肝癌超声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