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资”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三资”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从2010年6月开始,**县**镇党委、政府痛下决心,在全镇范围内集中开展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全面清理、整顿和规范。此举仿佛池塘中丢进了一块石头,顿时在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了阵阵波澜,在广大党员干部和老百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人持反对意见,觉得这是镇党委、政府在找村组干部的“岔子”和“麻烦”,目的是给村组干部们套起 “笼头”、 戴上“紧箍咒”;而多数人则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这是镇党委、政府从根本上保护基层干部而采取的一条硬举措,更是从源头上推进村民自治、消除社会矛盾、破解稳定隐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副“解脂降压”良药。
农村“三资”这塘水到底有多深?究竟有多浑?
拥有5.2万人的**镇,辖12个村(居)民委员会76 个村民小组。自1999年村级体制改革后,随着基层民主政治进程的有序推进,以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工作得到了稳步发展。
然而,面对三年一届较为短暂的村“两委”班子和村民小组换届选举现实,面对来去匆匆的“村官”队伍群体,令当地党委、政府陷入了极为无奈的被动境地。一方面,由于极少部分村组干部在换届选举中被拉下“马”来,落选后心态不正,故意或借故不移交相关手续,导致继任者无法摸清村组集体的“家底”,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谁也说不清、道不明,人为地造成了“三资”管理的脱节,继而滋生和演变出一些难于辩明、澄清的历史遗留问题,客观上导致了村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流失,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另一方面,少数地方在宗族势力等非正常因素的操控和影响下,每次村级换届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批从未在基础岗位上实践、锻炼过的“新面孔”,个别村委会甚至出现村组干部集体“大换血”现象。这些“新官”上任后,由于价值取向不同,加之政策水平有限,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思想教育难、行为规范难、工作调动难等一系列问题。其中的极少数村组干部在“当官发财”思想的支配下,我行我素,权力欲望膨胀,或村务、财务公开不透明,如同“雾里看花”;或肆意捏造支出项目,虚开发票,鲸吞公款;或变相占有集体资产,想着法子将集体资产置于自家名下;或在出让集体土地过程中,贪污、私分集体资金;或在承包集体山林、土地、矿山、鱼塘、果园、桑园等资源时做手脚,捞取“油水”……诸如此类,主观上造成了村民的愤慨,并由此导致村民群体上访和联名告状事件层出不穷,炮制出与构建和谐社会不协调、不一致的不稳定因素,给当地党委、政府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烦,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据**镇纪委书记章向东介绍:私心过重和难于监管,是造成村组干部职务犯罪的先决因素和条件。自1999年村改委以来,该镇已出现了5 起村组干部贪腐案件,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8人,受到党纪政纪处理的12人。
“三资”清理困难重重,连续“猛药”方见端倪!
众所周知,长期形成的村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乱象,堪称是一个积重难返的现实问题,犹如悬在当地党委、政府头上的一把“利剑”,随时都有劈将下来的危险;又似一个积蓄能量的“火山口”,一不小心就有爆炸的可能。
如何理清这团“乱麻”?如何挤掉这个“脓包”?如何根除这个“顽疾”?**镇党委、政府没有选择的余地,更没有丝毫退路。谁都清楚,清理工作并非“小菜一碟”,其中的阻力和艰辛可想而知,必须花大力气、下硬功夫才行。于是,镇党委、政府抛开所有顾虑,接连下了三副“猛药”:第一副是“清醒药”。认真组织村组干部观看警示教育影片、听取现身说法案例、亲临监狱现场感悟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基层干部认真算好人生的政治帐、经济帐、亲情帐、自由帐、身体账,认清“三资”清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竭力做好现任村组干部和卸职“村官”的思想工作,严明政治纪律,严肃工作态度,从而消除了基层干部的畏难、抵触情绪,解开了“三资”清理工作阶段凸现出来的一个个思想“疙瘩”。第二副是“发汗药”。成立了由镇领导带队的12个“三资”清理工作组,分别深入到全镇12个村(居)民委员会和76个村民小组,积极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的作用,花时间查阅各类资料,下功夫寻找相关证据,彻底弄清村组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来龙去脉,让每一个村委会和村民小组都建立起规范、统一的村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明细登记表,由镇农经站统一审核认定,并将结果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据统计,仅资源一项,全镇就清理登记了经济合同411份,涉及承包金额2604万元,基本摸清了集体资源“家底”,既有利于镇农经站源头监督、宏观控制,又从根本上避免了村组干部应收不收、坐收坐支或装入个人腰包的行为。第三副是“止痛药”。针对清理出来的问题,本着“尊重历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