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提要】.ppt

【内容提要】 一、解读“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治之)”; 二、从标本中气释“燥从湿化”; 三、太阴藏寒与阳明畏寒证; 四、临床样本回顾性分析引证; 五、何为“四逆辈”? 六、升举三阴破释水寒土湿木郁证型; 七、谈吴芋四逆汤方; 八、结语。 一、解读“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治之)” 病 理 《素问.六微旨大论》:“少阳太阳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是故百病之起也,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之,有取标而得之,有取中气而得之,有取标本而得者……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 二、从标本中气论释“燥从湿化” 清.黄元御《四圣心源.六气偏见》 “湿者,太阴湿土之气所化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土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戊土从金而化燥,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土湿者多也。……阴易胜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阴盛则病,阳绝则死,理之至浅,未尝难知。后世庸愚,补阴助湿,泄火伐阳,病家无不夭枉于滋润,此古今之大祸也。” 三、太阴藏寒与阳明胃寒证 宋本《伤寒论》 “食谷欲吐,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吴茱萸汤方二十九”(143条)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条) 四、临床样本回顾性分析引证 (昆明市中医医院病案室出院病历存档) 五、何为“四逆辈” 四逆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一两五、炙甘草二两 通脉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炙甘草二两 通脉四逆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一合 四逆人参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炙甘草一两、人参一两 茯苓四逆汤:四逆人参汤加茯苓六两 吴芋四逆汤:四逆汤加吴芋一两 干姜附子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 白通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人尿(取童便)五合、猪胆汁一合 甘草干姜汤:炮干姜二两、炙甘草四两 六、升举三阴破释水寒土湿木郁证型 《易传.系辞下》:“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五帝之首,伏羲氏画卦) 《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于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若阳虚左升不及,匿患水寒土湿木郁,此乃三阴脏寒证病机之由来。是故所谓升举三阴之治法,即温肾水之寒,燥脾土之湿,温疏达木以解郁,至左升复常,右降有序,升降出入,气机圆运,何病之有? 清.黄元御《四圣心源.中气论》 “……盖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是以阳明之燥不敌太阴之湿,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不止也。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出此。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灭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也。” 七、谈吴芋四逆汤方解 功用:补火生土,暖肝达木。 适应证:水寒土湿木郁,三阴藏寒。 方义:升举三阴,扶阳抑阴,升左降右,恢复圆 运动之生理常态。 八、结 语 陆广莘认为什么是中医学之道:“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 生生之道 天人合一的生生之道 纠偏求和的生生之理 取法自然的生生之具 * 生 理 《素问.天元纪大论》:“太阴之上,湿气主之。” 《素问.六微旨大论》:“太阴之上,湿气治之。” 主之:主导管控之意,即太阴气化必以湿。 治之:气为主导,“湿化”是太阴主气的主导层面。 推天道以明人事(天元纪大论) 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运(至真要大论) 标 阴 中 见 阳 明 本 湿 太 阴 从 本 标 阳 中 见 太 阴 本 燥 阳 明 从 乎 中 燥 不 敌 湿 燥 从 湿 化 从 本 化 从中见化 脾胃科 451例(70.13%)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643例 2010—2011 (2年资料) 内一科 内二科 干疗科 601例(61.7%) 慢性浅表性胃炎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慢性结肠炎 十二指肠球炎 糜烂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1022例 1988—1998(10年资料) 资料来源 脾胃虚寒证型(%) 病种 样本数 时间 吴佩衡.《医药简述.中药十大主帅.附子》:“至于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