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调饮食 用好茶汤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热调饮食 用好茶汤粥.doc

天热调饮食 用好茶汤粥   天气逐渐炎热,尤其是到了高温持续的日子,很多人会出现疲劳、乏力、头晕、胃口不好、消化功能降低,加上大量出汗,水分体液、营养物质消耗较多,容易发生营养、水液的失衡,需要补给,因此科学地安排夏季饮食相当必要。夏季的饮食调补,自古有之,中医习惯称“伏补”,指的是伏天的调补,尤其适合于老人、儿童、工作劳累的中年人以及慢性病、体虚的人群。由于夏暑伏天高温多湿,宜较多选用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凉消暑的夏季可口饮料(茶、汤)和营养粥食。   五素五荤粥   粥在中华食疗保健史上记载颇丰,古籍《逸周书》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有桂枝汤后服粥可助药力的论述。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列有治脚气病的谷皮糠粥、温补肾阳的羊骨粥等药粥。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了62首药粥方。药粥具有滋补强身、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适于久病体虚、病后康复以及中老年、脾胃虚弱者长期服用。食粥可以养生祛病,益寿强身,以下为您推荐五素五荤粥方。   藿佩粥 清暑解热,和胃健脾,老幼皆宜。鲜藿香、佩兰、青蒿各15克,加水煮沸5分钟,去渣取汁,再将粳米150克煮粥,粥将成时兑入药汁,稍煮即成。   绿豆米仁粥 清热消暑,健脾利湿,适于暑夏脘腹闷胀、食少纳呆、神疲乏力。绿豆15克,薏苡仁15克,粳米150克煮粥。   莲子芡实粥 健脾和胃,养心安神。莲子20克,粳米150克,红枣15枚煮沸,加入鲜芡实20克煮粥。   冬瓜米仁粥 健脾利湿,清热利尿,适用于暑令胸脘闷胀、头晕乏力、疲劳、产后足肿。冬瓜100克蒸煮取汁,加薏苡仁30克,粳米150克煮粥。   洋参灵芝粥 养阴明目,清暑和胃,适于中老年体虚或病后康复。灵芝50克煮水三沸后取出灵芝,加粳米150克煮粥,将成时加入西洋参15克、枸杞30克,再煮5~10分钟即成。   参芪鸭肉粥 补脾益肾,益气滋补,适于中老年病后体虚者。粳米150克煮粥,加入鸭肉50克煮熟,再加黄芪30克(另煎汁)、人参10克,再煮10分钟即成。   枸杞黑鱼粥 功能养肝明目,健脾补肾,适于中老年、病后体虚脾虚食少、神疲乏力者。粳米150克煮成粥,加入枸杞10克、黑鱼肉50克,再煮10分钟即成,加入少许盐、葱、姜、酒等调料。若改用青鱼肉有益气养胃之功;改用鲤鱼肉有利水消肿之功;改用鲈鱼肉有益气安胎之功。   皮蛋瘦肉粥 补中和胃,养阴润燥(其中皮蛋滋阴清肺,瘦肉滋阴润燥),适于病后体虚、神衰羸弱、胃纳不思、胃热嘈杂、口干少津等症。粳米150克,瘦肉末50克,皮蛋1只切碎。粳米、瘦肉加水煮粥,粥将成时加皮蛋碎块,另加姜末、盐、葱、酒等。   虾蟹粥 健脾和胃,补肾壮阳,通络祛瘀(其中虾能补肾壮阳,蟹能通络散瘀,粳米健脾和中),用于病后体虚、腰膝?i软、筋骨疼痛者。粳米150克,加水煮粥,粥将成时加虾肉20克,蟹肉20克,另加葱、姜、盐、酒共煮。   鸽子粥 补肾健脾,滋养强身(其中鸽子补肾益精),适于中老年病后体虚、腰骨酸痛或妇女体虚闭经者。鸽子1只煮汤,煮熟后将鸽子取出切丁,加粳米150克煮粥,另加盐、酒、姜、葱等调料。   夏季茶饮方   茶文化作为中华本土文化,至今有五千多年历史,相传茶的饮用始于神农氏。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记载。此后唐代陆羽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论述茶文化的专著《茶经》,系统论述了茶的起源、种类、采制技术及烹饮方法等。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有多首药茶方。   茶叶性凉,味甘、苦,具清热降火、消暑止渴、提神醒脑、开胃消食、利尿消肿等功能,茶叶中适当添加中药或食料制成药茶,具有保健养生的作用。以下为您推荐几款夏季茶饮方法。   大麦茶 消暑醒神,健脾和中,适用于暑热食滞、脘腹闷胀、神疲乏力,是民间常用的茶饮。炒大麦芽10~15克,绿茶5克,沸水冲泡。   柠檬茶:生津开胃、提神醒脾,适用于消化不良、食少纳呆,暑热烦渴。柠檬3片,红茶3克,白糖适量,沸水冲泡。   莲心茶 清心安神,益气生津,适用于心烦口苦、口舌生疳(口腔溃疡)。莲子心3克,绿茶3~5克,沸水冲泡。   洋参茶 养阴生津,益气提神,适用于疲软乏力,口干少津、阴虚内热、暑天易疲劳。西洋参6克,沸水冲泡。   乌梅普洱茶 健脾和胃,生津止渴,适用于暑夏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咽干口渴。乌梅6克,普洱茶3~6克,沸水冲泡。   灵芝枸杞茶 益气生津,补脾益肾,适用于老年体虚、糖尿病、肿瘤病人等。灵芝6克,枸杞3克,沸水冲泡。   金银花茶 清热解暑、消渴解毒,是民间暑热季节常用的清凉饮料,也适于老人及儿童皮炎、痱子、疖子。金银花15克,薄荷3克,沸水冲泡。   夏季流行汤   汤在我国亦有二千余年历史,以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