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明朝君权的强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强化

七年级下历史LS-07-15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 编写人: 审核:文综组 课型:新授课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明朝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及特点。 2、能概括出明朝在维护统治方面的特点是加强君权。这在一定时间和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重点难点】 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取士。 【学法指导】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明太祖通过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并设锦衣卫,大大提高皇权,奠定了明朝君主专制集权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这些措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特务统治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等,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八股取士,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 【知识链接】 1、朱元璋简介——《明朝那些事儿》 姓名:朱元璋(1328--1398),外号:朱重八,职业:皇帝,家庭出身:贫农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1328—1344年放牛, 1344—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讨饭 1347—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撞钟 1352—1368年造反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历经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魔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掩埋好战友的尸体,继续战斗。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清代的史学家赵翼曾说:“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朱元璋正式这样一个人,他的身上,豪气和匪气并存,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2、胡惟庸案 简称“胡狱”或“胡党之狱”,明初四大案之一。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当时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死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等开国功臣。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三万余人,时称“胡狱”。 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设殿阁阁大学士供皇帝做为顾问,结束了中国的宰相制度。 胡惟庸,定远(今属安徽)人,龙凤元年(1355年),在朱元璋攻克和州时,胡惟庸归附红巾军,颇受宠信。洪武三年(1370年),官至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升右丞相,再升左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先后任命过四员丞相(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其中胡惟庸主政时间最长、权最重。任相七年,权势显赫,遇事专断,并毒害御史中丞刘基(即刘伯温)。 3、朱元璋废除行省制度和宰相的原因 材料1: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材料2: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胡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朱元璋《皇明祖训》 4、靖难之役 靖难含义:靖难之役中,清君侧,靖国难。“靖难”的意思:“靖”指平息,扫平,清除。“靖难”代表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 太祖成法中有一条是关于“靖难”的。为了保证朝廷的正常,如果出现奸臣乱政的情况,藩王可以带兵入京勤王,以“清君侧,靖国难”。朱棣抓住了这点漏洞,发动了所谓“靖难之役”,实质即为藩王叛乱 “胡惟庸案”——立竿见影的行政机构改革 材料一: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胡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一天,胡惟庸的儿子骑马跌落马下,被一辆过路的马车压了,胡惟庸将马夫抓住,随即杀死。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材料二: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思考:1、丞相制度创于何时?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 2、朱元璋如何改革行政机构?改革后有什么作用? 片段2.“宋濂请客”——恐怖的特务机构之锦衣卫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让同学们看课本89页关于特务的小字资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