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作业第一单元第1课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32分
1.史书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曲柄锄耕
C.刀耕火种 D.耦犁牛耕
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等可知这种耕作方式属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刀耕火种。
答案:C
2.西周时“一人跖 踏 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解析:“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说明了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推广。
答案:B
3.“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 A.广种薄收 B.精耕细作
C.少种多收 D.男耕女织
解析:代田法是为了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体现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B。
答案:B
4.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 解析:注意关键词“唐代”。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步犁的基本定型,此后一直沿用千余年。
答案:A
5.新中国成立前,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解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本质特征。根据“丑妻薄地破棉袄”可判断A项表述错误,B、D两项不符合俗语内容,俗语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容易满足等,这符合小农经济的特征。
答案:C
6.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 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作者揭示了铁制工具与兴修水利工程的关系。铁器的大力推广是在战国和秦汉时期。
答案:B
7.“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舍茅屋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我独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下面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反映了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解析:小农经济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上的,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生活不可能富足和惬意。
答案:B
8.《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 ①缴纳租税的需要 ②商品交换的需要 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实行“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除盐铁外,一般不必外求,小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共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 又称江东犁 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太湖地区农业史》
1 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 6分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有哪些?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缓慢的根源是什么? 12分
解析:第 1 问,根据材料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技术不断进步和应用地理范围的扩展,简要归纳即可。第 2 问,耕作技术发生的变化体现在“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到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钢结构吊装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方案).doc
- 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VIP
- 01-泌尿系统疾病总论.ppt VIP
- 物理治疗学神经生理疗法Bobath技术.docx VIP
- Unit 3 My favourite food Lesson 2 Happy birthday, Amber! 单元教学设计 粤教沪外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Andrews分析法诊断正畸.pptx
-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提纲及答案2.doc VIP
- 2025年湖北省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大全解析.docx VIP
- DB11T 1832.15-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5部分: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 conv.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