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复习(一)》导学案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2.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 3.根据实验流程示意图和提供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尝试腐乳制作的过程,理解实验变量的控制,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4.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 5.了解泡菜制作的原理和方法,尝试制作泡菜。 6.了解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及测定其含量的原理,尝试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讨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7.理解无菌操作与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8.理解细胞的全能性,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过程,描述人工种子的结构。 9.创设问题情境,在质疑、探究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一、 与传统发酵技术有关的几类微生物的比较 项目 酵母菌 醋酸菌 毛霉 乳酸菌 生物学分类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生活方式 异养兼性厌氧 异养需氧 异养需氧 异养厌氧 适宜生长温度 20 ℃左右 30~35 ℃ 15~18 ℃ 室温 主要生殖方式 出芽生殖 二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二分裂 主要用途 酿酒、发面 酿醋 制作腐乳 制作酸奶、泡菜   二、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三、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四、植物的组织培养 1.果酒、果醋、腐乳及泡菜的制作原理分别是什么?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2.消毒和灭菌有何不同? 3.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4.什么是脱分化?什么是再分化?什么是外植体? 5.根尖分生组织和愈伤组织有什么异同? 6.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花药培养技术的异同点?   知识点一:果酒、果醋及泡菜的制备 1.果酒制果醋的流程如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醋。右图是果酒制果醋的发酵装置。 (1)用该发酵装置能否顺利进行实验?为什么? (2)试写出甲中发生的反应式。 (3)甲、乙装置中含有的微生物分别是什么?甲、乙中的温度应分别控制的范围是多少? (4)若发现甲、乙装置内温度有所上升,这是什么原因?醋酸杆菌将葡萄糖或乙醇转化成醋酸的意义是什么? 2.下图为制作泡菜实验操作过程 (1)发酵坛中的乳酸菌是否指一种菌?为什么? (2)加入白酒有什么作用? 盐在泡菜制作中有何作用? (3)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为什么? (4)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多少?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为什么? (5)发酵过程中为何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什么? (6)简述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和流程。   例1 右图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产生的气泡是      ;在发酵的全过程中,培养液中pH的变化是      ;醋酸菌的呼吸方式是         。?   知识点二:腐乳的制作 根据腐乳的制作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什么样的豆腐适合于做腐乳?为什么? 2.腐乳的制作过程中必须控制材料的量,一是要控制好盐的用量,二是要控制卤汤中酒精含量在12%左右,用盐量对腐乳制作有哪些影响? 3.发酵温度对腐乳制作有什么影响? 4.发酵时间对腐乳制作有什么影响?   例2 以下与腐乳制作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其风味和品质的因素有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香辛料的用量等 B.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有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C.制作过程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D.利用的主要微生物为异养需氧型真核生物,控制温度在15~18 ℃   知识点三: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1. 微生物的营养成分有哪些种类? 2.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纯化大肠杆菌 (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哪两种? (2)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什么? (3)试简述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 (4)试简述涂布平板操作的步骤。 4.试简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流程。 5.试简述“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流程。   例3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 、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24~48 h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