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舞 榭: wǔ xiè 巷 陌: xiàng mò 寄 奴: jì nú 金 戈: gē 狼居胥: xū 佛狸祠: bì lí 廉 颇: lián 韩侂胄: tuō zhòu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千百年来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豪杰。 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连同那些英雄业绩,都被风吹雨打而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一抹斜阳映着草丛树木,以及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住过。回想当年,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猛如虎。 下片: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xū 元嘉年间,宋文帝草率出兵北伐,想建立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只落得个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南来至今四十三年了,遥望中原,还记得扬州路上的战火烽烟。哪堪回首,而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焘的祠庙香火鼎盛,一片乌鸦乱鸣,社鼓喧闹! bì lí tuò bá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靠谁来问我:将军年老,饭量可好 辛弃疾的词中用了哪几个典故? 上阙用了 孙权雄才大略?、刘裕北伐完胜??两个典故, 下阙用了?刘义隆北伐惨败?、拓跋焘修建行宫(佛狸祠)、廉颇思国???三个典故。 所谓“用典”,就是引来 比喻 今人、今事 以 抒发情怀, 用典: 或仰慕古人; 或以古人自况, 感慨身世; 或借古讽今等等。 言简意赅, 以一当十。 辛词名句识记 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菩萨蛮》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③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辛词名句识记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 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译文] 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想当年,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猛如虎。 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梦想如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坛祭天,作为全胜的纪念,却不料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隆兴北伐失败至今已四十三年,我遥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杀敌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哪堪回首,而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焘祠庙香火盛烧,一片神鸦鸣嗓,社鼓喧闹!靠谁来问我:将军年老,饭量可好? 当堂训练: 1、背诵全词。 2、完成《金榜夺冠》中的练习 辛弃疾 南宋时, 有一个人,他是一员武将, 戎马一生,满心想的都是收复失地; 有一个人,他.是一位词人, 笔耕不辍,魂牵梦萦的还是收复失地! 魂牵梦萦的那片土地呀, 是他一生的牵挂! 这个人就是 …… 自学指导(一): 1、自读词作,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思考与前面几首词作相比这首词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研读上阕,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词人写他们寄托了什么情怀?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检测自学效果 引导更正、指导运用 写作手法: 用典, 借古讽今 * 永遇乐, 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怀古,所写内容是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学习目标: 1、理解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了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 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其词抒写渴望收复中原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 tuō zhòu 写作背景 辛弃疾到镇江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tuō zhòu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金戈铁马· 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可堪回首· 寻常巷陌 英雄无觅 (英雄业绩) (精锐部队) (草率) (落得) (不堪 哪堪) (普通) (寻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