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然地理学-3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 1.大气的组成和热量 2.大气水分和降水 3.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4.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平流层臭氧量减少 人类活动的影响 1.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 2003年夏季中国江南和欧洲的酷暑热浪; 2005年夏季华南及印度水灾情况 2.旱涝灾害频繁 (中国) # 1998年长江大洪水; # 1999年长江下游大水; # 1999-2002年华北地区持续少雨; # 2003年淮河流域大水; # 2004年华南干旱; # 2005年华南大水; ………. 四、气候变化 1.地质时期气候变化(人类文明以前,距今22亿-1万年) 特点: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见P161表); 时间尺度为10万年-数千万年; 温度振幅为10-15℃ 2.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文字记载-气象记录开始时期) 第四纪末次冰期结束以后,通过物候、史书、方志等 进行研究。温度振幅在5-10℃ 公元前6300年前后------第一次小冰期 公元前3400年前后------第二次小冰期 公元前1300-830年------第三次小冰期 公元1725年前后 ------第四次小冰期 气候变化的原因 3. 近代气候变化(气象记录以来的一二百年) 始于小冰期末的冷期,后气温上升,20世纪20-40年代 变暖达高峰,后略有下降,80年代以后再度回暖。 全球变暖有时间差异(年际差异和季节差异) 空间差异(半球差异、海陆差异和区域差异) 内部因子——气候系统内的诸因子及其相互作用 外部因子——宇宙、地球内部因子和人类活动 半球和全球平均降水有10年以上时间尺度的明显振荡; 降水变化的区域差异比温度变化差异更大。 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公转轨道; 极移和大陆漂移、造山运动、火山活动等 人类活动与气候 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 人类活动影响气候 改变地面状况 影响 改造 局部地区小气候 污染大气 “温室效应” 破坏臭氧层 酸雨 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 目前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中一个相对温暖的副间冰期后期 变冷说(20世纪40年代为止转为变冷) 变暖说(目前正进入一个-超间冰期,0.2-0.4℃/年增高) (模型) (观测) 2004年冬北美东部暴风雪; 2005年7月美国东部热浪(多人死,华府38度多); 全球变化的影响实例: 2004年夏季大西洋飓风活动; 2005年6月印度酷暑;中国华南暴雨; 2005年7月印度西部百年不遇暴雨(死1千多人); …………… 2012年10月下旬桑迪飓风袭击美国东部(百年一遇) 2008年1月中国南方的暴风雪; 2008年4月中国东北30度高温,西北下大雪; 2010年西南地区百年一遇的干旱 2011年长江中下游的干旱和洪涝 锋面雨 降水类型 大气运动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区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湿热空气强烈 ------- 上升 受热 强度 ---- 大 ,历时 短 ---- 范围 ---- 小 ,常有 ---- 风 ---- 暴 ,雷电 -------- 及其两侧 地区 湿热空气前进受 ------------- 地形阻挡 被迫抬 降水发生在山的 升 迎风 ------ 坡上, 背风 坡上降水 ------- 很少 ------ 赤道 山地 迎风坡 --------- 冷暧气流 相遇 ------ , 暧湿空气被抬升 持续时间 长 ---- 范围 , 广 --- , 强度 小 --- 中纬地区 暧湿空气围绕台 风中心 旋转 ------ 上升 强度 很大 ------ , 多 暴雨 ------ 伴有 狂风 ------, 雷电 ------ 低纬大陆 东南沿海地带 降 水 的 四 种 类 型 3.降水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日变化: 大陆型(两个最大值---午后2时左右和清晨 两个最小值---夜间和午前) 海洋型(一个最大值---夜间 一个最小值---白天午前) 年变化:赤道型——南北纬10°之间,全年多雨,春、秋分最多 热带型——10 °~25 °之间的热带地区,夏雨冬干 副热带型——25 °~35 °之间,大陆东岸—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式气候(冬雨) 温带及高纬型——内陆和东岸为夏季多雨,西岸为冬季多雨 4.大气降水的空间分布 垂直变化——随高度增加先升高后减少 5.酸雨 * 原因: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 危害: 1)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