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作人课件2
第二讲 周作人的成长时代(1885—1917)
一、早年周作人的教育经历与文化精神资源
(一)、绍兴时期的周作人—“濡染”中国传统文化(1885—1901)
1889年,祖父从京城寄回《诗韵释音》。
1893年,上私塾开蒙,读的当然是中国古书。
避难外婆家,看鲁迅描画小说《荡寇志》插图;看《毛诗品物图考》,一个日本人做的图画书,因此而开始自己购书;大读中国小说……
1894年,三兄弟合买《海仙画谱》……,父亲生病。
1895年,“三味书屋”,读《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听父亲讲“聊斋”……。
1897年,去杭州陪侍祖父,大读中国史书等等,很受其祖父夸奖。《明季南略》、《明季北略》、《明季稗史汇编》、《纲鉴易知录》、《尚书》
1898年:
开始记日记,并读《淞隐漫录》、《阅微草堂笔记》等,作八股文与试帖诗,订为《丁酉诗文》,原稿佚失。
得五强国欲瓜分中国图一张
与归家的鲁迅同去县考,均过关,后又应府考,亦过关。
1899年,四弟病死,仅六岁,周作人为之做诗,中有:
“世人纵有回天力,难使弟兄无离别”,“欲问在何处,万里迢迢,安得仙人指路迷”。
在周作人眼里,他的四弟是个难得的奇才,据说下面几句都是他六岁就离世的四弟作的诗句:“尘缘方栗六,花事已兰三”,还有“小屋春生新插柳,破甑尘积亦无烟”。最令人惊异的是,死的那天,跟大人索要纸笔写下了: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周作人曾写道:“呜呼!是殆天之不欲兴吴家乎?抑吾家德薄不克由此人乎?是真不可解矣。”
1899年,应院试,不过。不满自己的游荡,想再去省城杭州,随祖父读书。
1900年,开明的祖父“推荐”中西学问皆讲授的杭州“求是书院”。
再度参加县考,并过关。1901年,府考,也过关。
作诗送鲁迅:“芍药不知别离苦,当阶犹自发春花”,“家食于今又一年,羡人破浪泛楼船。自惭鱼鹿终无就,欲拟灵均问昊天。”
祖父释放归家,令周作人学着上街买菜。
为四弟做小传《逍遥处士传》。
自取号为:都六先生、笑三居士 、 休留老人等等
院试不中。梦想着出外求学。
8月,去南京求学事议定,被一叔祖更名“作人”。9月,入南京水师学堂。
(二)、南京—日本—绍兴:吸纳“西学”,缓慢孕育“新思”(1901—1917)
1、南京时期(1901—1906):吸纳新学。
1902年,读林(纾)译《巴黎茶花女遗事》,可视为周作人最早对西方文化的接触。由鲁迅处得到严复译《天演论》,大读之。
与鲁迅在外过年,有诗曰:“今年度岁殊寥落,一盏孤灯两首诗”——初显周作人后来的简单味、涩味、余味。
2月,得知鲁迅将去日本留学。
从鲁迅处得到西学书籍:《原富》、《物竞论》等等;同时也在继续阅读中国旧书:《汉魏丛书》、《板桥诗集》、《徐霞客游记》,等等。
得到水师学堂的奖学金三元。后又得奖数次。
7月,开始与鲁迅以白话通信。继续从鲁迅处得到各类西书。诸如《新译穆勒名学格致》。
坚决拒绝了又一次县考的机会。
8月,得到《新民丛报》,看至半夜,又急购《饮冰自由书》,夜大读之。
稍看《劝学篇》,大厌:“剽窃唾余,毫无足取;且其立意,甚主专制,斥民权自由平等之说,生成奴隶根性。此书一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可恨也”。
11月,读梁启超《中国魂》,“其中美不胜收,令人气壮”。
作《焚书》(旧体诗)而否定“四书五经”。有:“文章自古无真理,典籍于今多丐词。学界茫茫谁革命,仰天长啸酒酣时”。又言“即以四书五经言之,其足以销磨捏伏者,不可胜数,又且为专制之法,为独夫做俑,真甚痛恨。余尝恨秦皇不再,并非过论……然即斥为丧心病狂,亦余所不辞者也。”真所谓少年情怀,激情奔涌,偏激之至。
1903年,从鲁迅得到《新小说》、《权利竞争论》、《浙江潮》、《清议报》、《译书汇编》、《新民丛报》等书籍、杂志,鲁迅提示周作人毕业后亦去日本留学。
9月,在上海,见“华人与犬不准入”字样,记曰:“环而窥者甚多,无甚一不平者,奈何竟冷血至此!”
1904年
收到鲁迅寄来的书《生理学萃》、《月界旅行》等等。
5月,积极经营留学日本事,不得结果,叹曰“令我绝望,觉我无复有脑,无复有血,神经为病……”。
发表《说死生》,《论不宜以花字为女子之代名词》,刊《女子世界》,署吴萍云。云:“人生一世,鲜不有死”,应以“待死之身”,“以血灌自由之苗”,等等。又发表译稿《侠女奴》署碧萝女士。
1905年
思想之混杂——东、西纠葛,而未成一有机体。
购佛经两本,一为《投身饲饿虎经》。
本年日记有序曰:“我之为我,亦如轻尘栖弱草,弹指归寂灭耳。”“然而七情所感,哀乐无端,拉杂记之,亦当血泥鸿爪,亦未始非蜉蝣世界之一消遣法也。”
1月日记有:“近来我之思想大变,昔主强权,今主悲悯;昔主欧化,今主国粹,其不同如是。”
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