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专题二第一讲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程序.ppt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一讲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程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沉积作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 出山口 、三角洲 河口 、冲积平原 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 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 静止沙丘、移动沙丘 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 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特别关注] 1 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 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2 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U形谷地等;山 下堆积——冰碛湖、冰碛物 垄 等。 3 风力作用:在干旱区,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风蚀蘑菇、 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 [例3]  2011·上海高考 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据此完成 1 ~ 2 题。 1 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A.100 cm/s B.200 cm/s C.300 cm/s D.400 cm/s 2 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 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 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 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 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 [考点定位] 本题组主要考查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名师精析] 第 1 题,从图中可知。鹅卵石颗粒直径大约为6.4 cm,与之对应的流速约为至少200 cm/s。第 2 题,从图中可以推断出随着流速的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故选D。 [答案]  1 B  2 D [易错提醒] 本题组失误的常见原因有两种: 1 信息解读能力差。看不懂图,导致第 1 题无从入手。 2 原理规律掌握不准。不能掌握流水沉积规律。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1.以地质剖面图为例 2.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技巧 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读分析。 1 看图例、比例尺 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 2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 ①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②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③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 *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第一讲 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 抓主干 研考点 强专项 提能力 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高频考点 考情扫描 考向前瞻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011·浙江文综T37 2 ;2011·广东文综T1 1. 以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 内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2. 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考查 地质构造及其意义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011·北京文综T1和T8; 2011·北京文综T1 [考什么] 高频考点 考情扫描 考向前瞻 地壳物质循环 2011·全国大纲T1~2 1. 以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 内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2. 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考查 地质构造及其意义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2011·江苏地理T11~12 [学什么] [怎么学] 1.掌握地壳物质循环的关键是岩浆、岩浆岩、变质岩、沉 积岩之间的关系。 2.掌握地质构造的关键:一是根据岩层的连续性确定断层 和褶皱;二是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和岩层弯曲判断向斜和背斜。 3.掌握不同类型的山地、谷地、风力侵蚀 堆积 地貌、流水 侵蚀 堆积 地貌等地貌类型,要从成因、形态特征、分布地区等方面入手。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特别关注] 1 只有地球内部的岩浆冷却凝固才能形成岩浆岩。 2 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能形成沉积岩。 3 各类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能形成变质岩。 4 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5 地质循环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内力作 用释放出的地球内能,二是促进外力作用进行的太阳辐 射能。 [例1]  2011·大纲全国卷 读图,完成 1 ~ 2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