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命在于心与心的交往! 欢迎光临,谢谢指导! 感受生命 速读课文,注意背景注释以及与刘和珍生平事迹有关的文字。 回答:鲁迅先生给予了刘和珍怎样的评价?探讨:这种评价在刘和珍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哀痛者与幸福者! 人生最深刻的幸福体验,其实往往与自己为了一个重要目标而奋斗得近乎于痛苦的经历有关。(痛快) 身世: 刘和珍(1904-1926),十四岁丧父,同孀母及两弟一妹生活于南昌,先后毕业于女子公学、江西女子师范学校。一九二三年秋,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始念预科,分系后念英语。 旧中国的叛逆与猛士: 在江西女师读书时,为反对旧陋校规,倡仪成立学生会; 为反对虐迫学生读圣经,做礼拜,她联系进步学生组织“江西各界反基督教大同盟”; 首倡女子剪发,带头剪辫,留男士短发。她发起创办学会 “觉社”,任总务股干事,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出版周刊《时代之花》。 在北京女师大风潮期间,平素要学生“笑莫露齿,话莫高声”的杨荫榆率军警武装据校,刘和珍奋起护校,数夜薄席铺地,于校门内石阶上过夜,与同学坚守,决心喋血校园。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清晨,大沽口事件发生,身为学生会主席,动员组织同学游行示威。她扛着白底黑字校旗走在队前,率先冲入段政府左边大门,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二十二岁。 (史称“三一八”惨案) 在生活艰难中; 毅然预定《莽原》的刘和珍君; 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刘和珍君; 教职员准备隐退, 黯然至于泣下的刘和珍君; 欣然前往请愿的刘和珍君; 始终微笑着和蔼的刘和珍君; “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 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的确是,死掉了!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对比生命 与刘和珍君人格精神形成鲜明对比的有哪几类人?这些生命群体又有着怎样的人格特征? 中外杀人者:没有人性、面目狰狞 御用文人: 没有尊严、良心泯灭 庸人: 失去尊严、精神麻木 思考生命 梦还未做就已经醒来,路还未走就已经倒下!但是这些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因为他们是信仰的拥有者、理想的践行者,生命变得如此崇高;因为他们有哀民生之多艰的胸襟和情怀,生命变得如此宽广;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哀痛与幸福与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幸福紧紧相连,因此他们的生命注定被历史所铭记而成为永恒。这就是生命的高度、宽度和长度吧。 可爱的中国(方志敏). *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一九二六年四月一日 执教:姚志华 (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