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标导航.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课标导航.doc

一、课标导航 1、学习鉴赏诗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3.背诵全词。 二、走近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1104年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祖父曾赞曾在金朝做客,但心怀宋室,常常带辛弃疾指画江山,要等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221岁,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辛弃疾乘机聚集成2000人起义抗金,后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南渡后,任地方官,一再奏表进言主张进伐,曾献《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方针大略,积极练兵备战,遭投降派反对和破坏。 宋金对峙,南宋统治者无意进取,南宋朝廷对他起而又黜,罢黜后又用,辛弃疾报国无门,只是在各地任转运使、安抚使等职,其间还两次落职,闲居乡间达二十年之久,但无论出事归隐,都从不放弃自己讨伐金国,恢复河山的政治和军事主张。但始终未能实现理想,67岁志未遂而死去。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词风奔放激越、沉郁悲壮,与北宋苏东坡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有《稼轩长短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三、预习自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遥岑(????? )??? 玉簪(????? )?? 螺髻(?????? )? 献愁供恨(??? ???)? 鲈鱼(??? )? 堪鲙(????? )倩何人唤取(?????? )? 搵英雄泪(??? ) 2.为了声韵和谐,词中多有语序倒置的句子。试把下列句子中语序倒置的部分找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3.解释画线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楚 天 千 里 清 秋 ,水 随 天 去 秋 无 际 。遥 岑 远 目 ,献 愁 供 恨 ,玉 簪 螺 髻 。落 日 楼 ? 头 ,断 鸿 声 里 ,江 南 游 子 。把 吴 钩 看 了 ,栏 杆 拍 遍 ,无 人 会 ,登 临 意 。 ? 休 说 鲈 鱼 堪 脍 ,尽 西 风 ,季 鹰 归 未 ?求 田 问 舍 ,怕 应 羞 见 ,刘 郎 才 气 。可 惜 ? 流 年,忧 愁 风 雨 ,树 犹 如 此 !倩 何 人 唤 取 ,红 巾 翠 袖 ,揾 英 雄 泪 ? ? 4.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注意正音、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四.诗词鉴赏 1.建康赏心亭是当时的名胜,作者登临远眺,看到了哪些景物?抒发了哪些“登临意”?试结合词人的经历分析。 ? ? 2.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作者选取了两个有典型意义的动作,试找出两个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并分析它们表达了词人怎样的“登临意”。 ? ? 3.词的下阙运用了哪三个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 ? 4.诵读全词,思考词人的“登临意”有哪些?作者通过哪些方法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 ? ? 5.鉴赏名句 (1)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 ? (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三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 ? 五.边学边悟 结合你对本词的理解,发挥联想和想象,把“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改写成不少于200字的散文。 ? ? ? ? ? ? 六.阅读积累 阅读下列文章,画出精彩语句,并且结合你对本词的理解,以“我心目中的辛弃疾”为话题作文,谈谈你对辛弃疾的认识。 1、把栏杆拍遍 梁衡 ??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

文档评论(0)

ailuojue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