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世界的路人甲.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纪录片世界的路人甲.doc

纪录片世界的路人甲   “与人心对撞”的片子,激发了搞推销的韧劲   说起热爱的纪录片,郑琼回忆里都是沉重的片段。   2014年12月13日,北京电影学院,第四届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电影节。放映机斑斓的光打在坐在第一排正中的郑琼脸上,让她疲惫的脸看上去有些诡异。   屏幕上放的是一部名叫《瓜熟蒂落》的片子,“……这片子拍了七年,我从28岁的小伙子变成36岁的中年人。没钱拍了就停一停,干几个月电话接线员,再回来拍……第一次放映,观众16个人,还算上了我和妹妹。”导演雅各布?安胡之前说的话,久久在郑琼耳边回响。   比雅各布?安胡更艰辛的日子,郑琼也熬过。在这领域,身为女人,注定比男人更辛苦也更努力。环顾身边拿着精品中的精品,在这里展示的纪录片电影人,哪个不是满把辛酸欲哭无泪?   中国号称电影百年大国,但在国际上的影响微乎其微。特别是纪录片,国内根本就是三无(无市场、无利益、无专业)地带,别说“产业”,连“行业”都算不上。郑琼虽然以主办人、策划者的身份坐在这里,掌握着一个世界级电影节的全部工作,但她在中国电影界,也不过是“路人甲”,连跑龙套都算不上。   郑琼抬头看看银幕上方,本次电影节的主题语“爱是永恒的忍耐和坚守”,无声地落泪。   三次高考落榜,身高1.53米,在老家湖北做了两年查表女工后,郑琼每天骑着自行车,满北京跑推销,单薄的身材感觉还没有她胯下的自行车结实。   20年前的郑琼怎么看都像个送外卖的普通北漂。直到200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一连看了好多“与人心对撞”的纪录片后,搞推销的韧劲又来了。她开办了国内第一家民营纪录片公司,命名为“零频道”。朋友们劝她改名:“郑琼(正穷),弄个公司还是‘零’。”   做纪录片的人,都是爱的劳工   2005年起,郑琼拿着片子在校园和咖啡厅免费巡映。她和她的志愿者们像赶夜摊的小贩,大包小包地挤进场地,手忙脚乱地折腾一个小时。再收拾东西,赶场到另一个放映点。   有时咖啡厅里只有一两个人,眼睛停在咖啡杯上的时间比落在屏幕上的时间多。很多时候因为迟到,被已经谈拢的放映场拒绝,她只能陪笑脸说好话,“我们很多志愿者是居委会大妈、还在上学的学生,放映时还在复习功课,明天就要考试……已经来了,放一下吧。”然后无奈地看着场地上,跳上去一个斜挎吉他的年轻人狂歌劲舞,她只能带着几百斤重的设备,垂头丧气地离开。   朋友劝她别搞了,她说,苦难都是类似的,只是面对苦难的微笑和哭声不同。纪录片就是“用苦难在找‘光’”,“做纪录片的人,都是爱的劳工。”   2009年,郑琼筹备IDOCS民间组织,要做国际化影展,光是批文就跑了十个月。这期间她还要准备各种资料,组织影片,邀请参展组织,准备场地。最终她还是没能用自己“零频道”的名义拿到批文,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主办方才如愿以偿,北电还提供了礼堂。最难的是资金,她展示的赞助名单却让她有勇气和信心坚持下去――赞助的人几乎没一个留下全称和详细地址,都是类似于“XX妈、X女士、XXX同学”的签名。   郑琼热血沸腾。“中国没有纪录片市场,但这些热心的普通人让我无法停下来,爱,是恒久的忍耐和坚持。”第一届IDOCS上,六天里放映了20部世界上最优秀的纪录片,唯一国家级的报导,是巴西电影协会在内刊上的一则100字通讯。   然而,忍耐和坚持不是必杀技,一旦物质支撑倒塌,精神就成了无本之木。2011年3月26日,零频道的告别仪式终于召开。没有闪光灯,没有记者,连一个默哀仪式都省略了。中国唯一一家民营纪录片公司被商业电影的大浪淹没了,连一个涟漪都没有。   QQ群里人头攒动,遍布全世界的零频道志愿者们集体上线,沉默一分钟。然后郑琼鼠标一点,零频道QQ群烟消云散。郑琼在群里最后一句话是:“零频道能活到今天已经很神奇了,现在死掉的只是它的外壳,纪录片没有死,也不会死。”   在郑琼心里,纪录片是永生的,但是她常把“死了”一词挂在嘴上。她每天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郑琼死了,累死的”。   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家庭没相册   IDOCS的票价是200元,除了北电提供场地之外,其余资金全要郑琼想办法。收来的钱,连做字幕都不够。每一届IDOCS都门庭若市,似乎很成功,渐渐的也被业界冠以很多光芒四射的称号,可是,“纪录片最重磅的会议”“没有一句废话的干净的胶片”,这些换不来钱。   电影界每一个肯出席会议的权威人士,都慰问式地喝杯茶,象征性地寒暄几句,丢下几句冠冕堂皇的说辞,连一部二十分钟的片子都没耐心看完,就起身离开。媒体记者按完快门,直接对她说:“上头版需要XXXX元,先付。”   在郑琼家里,到处是装了影片拷贝的移动硬盘,床底下和洗手间里也全是。“我今年45岁,这么多年来,我的衣服没有一件贵过这其中随便一个硬盘。”房间里一把破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