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推断题(简单)
有机推断题
(一) 解题思路
全面审题---收集信息(包括潜在信息)--寻找突破---顺逆推导---验证结论--规范作答
解题关键--找到突破口
反应条件
①. 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则反应可能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或酯的水解反应。
②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则一定是卤代烃发生了消去反应。
③当反应条件为浓H2SO4并加热时,通常为醇脱水成醚或醇消去成不饱化合物或酯化。苯的硝化
④当反应条件为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或二糖、淀粉的水解反应。
⑤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氧气时,通常是醇(Cu/Ag)氧化为醛或醛氧化为酸
⑥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氢气时,通常为碳碳双键 、碳碳叁键、苯环或醛基的加成(或还原反应)。
⑦条件为氢氧化铜的悬浊液,银铵溶液的必为含有---CHO的物质
⑧能与溴水反应,可能为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或酚的取代反应
⑨当反应条件为光照且与X2反应时,通常是X2与烷或苯环侧链烃基上的H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应,而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且与X2的反应时,通常为苯环上的H原子直接被取代。
2.特征现象
① 能使溴水褪色,可推知该物质分子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三键或醛基。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推知该物质分子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三键、醛基、羟基或为苯的同系物。
③ 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可推知该物质分子含有酚羟基。
④ 遇浓硝酸变黄,可推知该物质是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
⑤遇水变蓝,可推知该物质为淀粉。
⑥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或加入银氨溶液有银镜生成,可推知该分子结构有即醛基。则该物质可能为醛类、甲酸和甲酸某酯。
⑦加入金属Na放出,可推知该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
⑧ 加入溶液产生气体,可推知该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
⑨ 加入溴水,出现白色沉淀,可推知该物质为苯酚或其衍生物。
3.特征产物-----推知碳架结构
① 若由醇氧化得醛,可推知-OH一定连接在有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即存在;由醇氧化为酮,推知-OH一定连在有1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即存在;若醇不能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则-OH所连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
② 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③ 由取代反应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如烷烃,已知其分子式和一氯代物的种数时,可推断其可能的结构。有时甚至可以在不知其分子式的情况下,判断其可能的结构简式。
④ 由加氢后碳链的结构,可确定原物质分子C=C或的位置。
⑤根据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酯环或高聚酯,可确定该有机物是含有-OH的酸,同时根据酯环的大小可判断-OH和—COOH的相对位置
4.特征数据
① 某有机物与醋酸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2,则分子中含有一个-OH;增加84,则含有两个-OH。缘由-OH转变为。酸与乙醇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增加28,则有一个-COOH
RCH2OH → CH3COOCH2R
M M+42
RCOOH →RCOOCH2CH3 (酯基与生成水分子个数的关系)
M M+28
(关系式中M代表第一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② 醇被氧化相对分子质量减小2,-CHO被氧化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6;若增加32,则表明有机物分子内有两个-CHO(变为-COOH)。
RCH2OH → RCHO → RCOOH
M M-2 M+14
③若有机物与反应,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71,则说明有机物分子内含有一个碳碳双键;若增加142,则说明有机物分子内含有二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叁键。
④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
醇和比它少一碳的羧酸;如C3H70H、CH3COOH 均为60
烷和比少一个C的醛 如:C3H8、CH3CHO为44
⑤ 与银氨溶液反应,若1mol有机物生成2mol银,则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醛基;若生成4mol银,则含有二个醛基或该物质为甲醛。
⑥ 与金属钠反应,若1mol有机物生成0.5mol,则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活泼氢原子,或为一个醇羟基,或酚羟基,也可能为一个羧基。
⑦ 与碳酸钠反应,若1mol有机物生成0.5mol,则说明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
与碳酸氢钠反应,若1mol有机物生成1mol,则说明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
例题1.(1)化合物A()是一种有机溶剂。A可以发生以下变化:
①A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
②A只有一种一氯取代物B。写出由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的同分异构体F也可以有框图内A的各种变化,且F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F的结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眼睛好的食物.doc
- 封阳台的4点好处及最新价格.doc
- 小学五、三年级教学质量抽查卷答案.doc
- 小课题汇报.doc
- 小麦信息快讯.doc
- 小麦复合酶.doc
-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拍卖成交持续低迷.doc
-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麦竞拍成交低迷.doc
- 山东烟草.doc
- 山药薏米芡实粥粉.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