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镇交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宁镇交通

第八章 交通 永宁东临台湾海峡,地处泉州三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 之中,为深沪湾之主港,水深湾阔,唐宋时即开展海外交通贸易,明代辟为军港。清初“迁界”,海运尽废,直至海禁解除之后,航运业日渐繁荣,除了商家置有远航船队外,不少大渔船兼营航运,对台运输盛极一时。民国年间,相继开通轮船航运,加上石永蚶公路的开通,打开了陆路通道,对外交通已非常便捷。抗日战争时期,发生日寇登陆永宁血案,梅林港商船、渔船被烧毁殆尽。致永宁海上交通贸易一度萎靡不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地处对敌斗争前沿,海上航运遂被陆运所取代。石狮建市后,政府进一步贯彻“改革开放、对外搞活”的方针,将公路建设和港口建设做为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如今永宁镇公路四通八达,通过石狮可延伸到祖国大陆各地。尤其是梅林港对台贸易码头的建成,对台小额贸易业务发展迅速,正呈现遂年以2位数增长的良好态势。1990年,永宁电信由磁石电话一跃到数字程控电话,传输数字化。邮电业务进一步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取得显著成果。 第一节 海上运输 一、港口 永宁港在深沪湾口东北侧,隔佛堂澳与深沪南北对峙,东临外海。永宁历来是晋江的海防要地,宋代建有水寨,称“永宁寨”。明初建永宁卫城,辖北至崇武所,南至中左所(厦门)等5个千户所。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曾作为海军基地。 永宁港内原有外高、港边、梅林(港)3个泊位码头,水域面积35.9万平方米,岸长3.5公里,航道长1. 5公里,宽2公里,水深7.5~10.5公里。港内梅林澳原为著名渔港。1987~1988年国家交通部拨款200万元,省交通部拨款100万元,石狮地方筹资200万元,投建500吨级梅林综合码头,长300米,平台长78.2米,引堤长284米,水深8米。年吞吐量10万吨。1996年3月扩建5000吨级泊位码头1座及相应配套设施,年吞吐能力30万吨,由交通部四航局承建。1997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现梅林港区有3个泊位,分别是5000吨、3000吨、500吨。梅林码头于1993年经国台办批准为石狮市唯一的对台小额贸易码头。1995年6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对台贸易码头试验点,同年被定为台轮停泊点。1997年6月又被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正式批准为国轮外贸运输装卸点(即国家级二类开放口岸)。 二、海运 唐代,泉州港为全国四大港口之一,已经是“云山百越路,市井十州人”,泉州港的繁荣辐射位于泉州湾东南海岸线的永宁等地,以岑兜为中心的浔尾盐场生产的原盐,成为州县的主要财税收入,永宁渔业发达,海路交通便利,促进了永宁一带经贸的发展。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于泉州设置市舶司。到了南宋,泉州的交易额压倒广州,一跃而为中国的第一贸易大港。永宁北连泉州湾,南临深沪湾,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永宁港成为泉州湾的一个交通枢纽。南宋绍兴年间,为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在宝盖山上兴建关锁塔 ,这塔是商舶往来的重要航标。时永宁与后渚、石湖、安平并称为泉州四大商港。 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建永宁卫城。永宁遂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军事要地。时永宁的海上贸易仍甚兴旺,据载,永宁岑兜人李振仲“永乐十二年甲午,事业有成,置帆舟廿艘,贾漳、福、台之间”。 后永宁历经嘉靖年间的“陷城”和清初“林顺事件”两次大浩劫,以及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为切断沿海人民与台湾郑成功政权的联系,实行残酷的“迁界”政策,永宁的海运及港口贸易濒临绝境。 直至乾隆年间,清政府开放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永宁港的海上运输、对外贸易蹶而复振。当时,永宁著名商号永进、宝藏、日兴、兴源、万源和霞源等,都经营船队,从事海上贸易。据“永进”后人介绍,该商行最鼎盛时有商船几十艘,一般抛锚停泊在外高垵海面,最大的乌槽船可装每袋180斤的大米一万袋。商船每年出海走春冬两趟,南风时北上,走青岛、大连、烟台;北风时则南下安南、实叻、菲律宾。往返台湾,更为频繁。先后有许多商家到台湾安家落户,从事与大陆之间的贸易,其代表人物林元品,他经营的“日茂行”,为鹿港财势最为雄厚的郊商。在沙堤,海上贸易也非常发达,有东益、东回、东源、合宝等著名商号,拥有乌槽船数十艘,其北航京、津、下通两广。东益还在台湾设有行郊,成为闽台贸易的著名商家。道光年间,清政府于永宁设立“闽海局关”,征收进出口税。 民国年间,木帆商船增加,同时出现小汽轮(俗称电船)。永宁通过县际南线可直航厦门。如:振东轮船公司振通号,航线由泉州经永宁、围头到厦门。该船载重100吨,载客量160人,客货兼载,每两日往返一班。又有泰利轮船公司永宁号,载重50吨,载客量250人,航线与振通号同。还有专航围头、永宁、深沪的“隆盛”号,每天往返一次。航线更长的有仁记洋行江宁号,载重511.29吨,载客量349人,航线由东山、诏安、漳浦、石码、金门、厦门、安海、深沪、永宁、泉州直

文档评论(0)

pep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