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梁地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梁地质

1、交通位置 2 2、自然地理 2 3、矿区地层 3 3.1 上二叠统龙潭组(P2l) 3 3.2 上二叠统长兴组(P2c) 4 3.3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 5 3.4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T1j) 6 4、矿区构造 7 4.1 区域构造背景 7 4.2 实训基地的地质构造特征 9 5、水文地质概况 18 6、矿区基本情况 20 6.1 矿区开发简史 20 6.2 煤系地层的含煤性 20 6.3 煤质特征 21 6.4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 21 6.5 其它矿产 21 中梁山地质情况简介 1、交通位置 地质填图实训基地在中梁山凉风垭至蒋家坡一带。位于重庆市西郊,属沙坪坝区和九龙坡区管辖范围。实习区南北长2km,东西宽1.5km,面积约3km2。区内有多条公路通过,交通较为方便(图1)。 2、自然图1 中粱山实训基地交通位置图 3、矿区地层 中梁山地区的地层,按全国区域地层区划属于扬子地层区,四川盆地分区,万县小区。出露有上二叠统、三叠系,侏罗系等地层及第四纪沉积物。上二叠统的龙潭组和长兴组地层组成背斜核部,三叠系的飞仙关组、嘉陵江组、雷口坡组、须家河组及侏罗系地层依次分布在背斜两翼(表1)。 现将各地层的岩性特征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3.1 上二叠统龙潭组(P2l) 龙潭组主要沉积在下伏地层茅口组石灰岩的侵蚀面上,,二者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长兴组呈整合接触。由于断层作用,测区内龙潭组上部的黄褐色页岩,砂质泥岩夹灰岩仅在凉风垭一带出露10m左右。根据中梁山北矿资料,将龙潭组分为三个岩性段。 第一段(P2l1):底部为3m厚的灰白色铝土页岩,页岩中含有球状黄铁矿结核和星散黄铁矿晶粒。其上为深灰、灰褐色、灰色页岩和灰黄色细砂岩,粉砂岩互层夹煤层。其中含有菱铁矿、黄铁矿结核。岩层水平层理发育,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含煤4层(K7~K10),称为下煤组,厚度35m左右。 第二段(P2l2):底部为一层3.5m厚的灰色石灰岩,俗称“大铁板”,富含腕足类化石,是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分层标志。其上为灰色,灰黄色薄至中厚层细砂岩,粉砂岩夹页岩和煤层。岩层中含黄铁矿,菱铁矿结核和似层状菱铁矿,水平层理发育,植物化石丰富,含煤6层,称为中煤组,厚度40m左右。 第三段(P2l3):底部有一层4m厚的铁质页岩,是第三段与第二段的标志层。其上为深灰色、灰黄色页岩,细砂岩、粉砂岩夹褐色中厚层灰岩和泥灰岩。页岩、细砂岩、粉砂岩具水平层理,含黄铁矿和菱铁矿结核,不含可采煤层,只含煤线(草皮炭),厚40m左右。 龙潭组富含生物化石,主要有:大羽羊齿、椅腔贝、乐平角石、刺海扇,假菲力普虫等。 3.2 上二叠统长兴组(P2c) 长兴石灰岩主要出露在中梁山背斜的核部,在凉风垭的五台山和北风井一带出露齐全,厚度90m左右。根据岩性和生物化石等特征,由下至上可分为6个岩性阶段: 第一段(P2c1): 深灰色薄至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夹炭质,钙质页岩。含黄铁矿晶粒,风化表面为黄褐色。含中华梨形藻、腕足类海百合茎等化石,厚度7m左右。 第二段(P2c2): 灰黑色,灰色、黄褐色钙质页岩夹泥灰岩。含丰富的腕足类化石,厚度3m左右。 第三段(P2c3):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含少量燧石结核和丰富的古蜓和中华梨形藻及腕足类等化石,厚度10m左右。 第四段(P2c4):深灰色中至厚层灰岩夹薄层黑色泥岩,沥青质页岩。含黄铁矿晶粒和菱铁矿结核及少量燧石结核。波状层理发育,顶部、中部和底部各为一层5~3cm厚的含铁质灰岩,风化表面为黄褐色。成为识别标志,本段富含欧姆贝和中华梨形藻,厚度15m左右。 第五段(P2c5):灰色厚层至巨厚层灰岩,含燧石结核,中上部为白云质团块。岩石中含中华梨形藻、蜓、腕足类等化石,厚度45m。 第六段(P2c6):灰色、棕灰色中至厚层含燧石灰岩。顶部有一层泥质灰岩,其中含有丰富的腕足类化石,局部集中形成生物碎屑泥灰岩,厚度10m左右。 3.3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 本组主要分布在背斜两翼,其岩性为石灰岩、泥灰岩、泥页岩等,总厚度514m左右。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为五个岩性段,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第一段(T1f1)底部为4m厚的黄绿色页岩夹薄层泥灰岩,其中既含有三叠纪的化石,又含有二叠纪的化石,形成生物混生过渡层,与下伏长兴组成整合接触。其上为紫红色、青灰色、暗紫色薄至中厚层泥灰岩夹钙质页岩。顶部为1m左右的黄绿色页岩,是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分层标志。本段厚度为60m左右。 第二段(T1f2)下部为暗紫色厚至块状泥灰岩,球状风化明显。上部为紫红色、暗紫色泥灰岩和灰白色泥晶灰岩夹黄绿色钙质页岩。泥晶灰岩有三层,在地貌上形成三条灰白色条带,但顶部一层较薄,在区域上部稳定,在填图中可把第二层泥晶灰岩作为与第三段的分层标志。在黄绿色钙质泥岩中,含有丰富的瓣鳃

文档评论(0)

sb9185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