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芜湖江南实验中学2015年高一历史答题卡章发员
芜湖江南实验中学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五月份月考答题卡
考试范围:第13——18课;考试时间:90分钟;制卷人:章发员;审卷人:郝俊伟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据考证,唐代的地方和藩镇,都在京师设有办事处性质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官员,定期抄写皇帝谕旨、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政治政事,送回自己的地方和藩镇,称为“进奏院状报”。这种报,已具有新闻传播的初步功能。 ——教材“历史纵横”
请回答:
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是什么?(2分)
举出近代前期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思想的主要报刊(3分)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创办了哪些报刊?有何作用?(5分)
说出你现在所看到的最喜欢的报刊。(3分)
(5)除了看报纸,你还可以通过哪些媒介了解世界?(3分)
服饰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请回答:
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严格规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主要特征?(2分)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简要归纳其理由。(6分)
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反映出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什么主要趋势?(4分)
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 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像胡佛那样受到老百姓讽刺、憎恶的…… 当时 窝棚称为“胡佛别墅”,窝棚区称为“胡佛村”;失业者手中拿的破口袋称为“胡佛袋”,在公园长板凳上过夜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旧报纸叫做“胡佛毯”……
——摘自《罗斯福》上册298页
材料二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莫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 近代史编》 下卷
材料三 从30 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胡佛时期出现了什么严重的社会问题? 原因是什么? 8分)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思想?(2分)
(3)与上述材料二思想相比,材料三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12分)
第2页 共2页 年 班 考场 姓名 考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红提葡萄避雨栽培技术.doc
- 红歌比赛方案.doc
- 红河2014年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复习六.doc
- 红歌会方案.doc
- 红歌合唱比赛方案.doc
- 12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ppt
- 121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ppt
- 红酒知识大全-如何品鉴葡萄酒.docx
- 纪检监察工作思路调研.doc
- 纯水机操作保养规程.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