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成功成为学生的习惯读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让成功成为学生的习惯和能力
——读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成功学讲师陈安之先生,把成功定义为:每天进步一点点。意思是只要每天有一点点的进步与突破,每天都是成功的人。多学了一个字是一种进步,多懂了一个道理也是一种进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要比失败来得容易。从教至今,每逢新接班级我都很喜欢在开学伊始给我的新生们讲讲如何做一个成功的自己,当了班主任以后更是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学生灌输成功的思想。
这个寒假认真研读了李开复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让我对如何开展“成功”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书中列举的很多个案与事例也完全可以为我所用,成为我教育学生的典型素材。尤其对第1章“成功——做最好的自己”和第15章“完整与均衡——用智慧选择成功”感受颇深。
一、让成功成为学生的习惯——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李开复在书中提到成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在多元成功的模型中,只要主动选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学校应该营造宽松的氛围……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潜质,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成功的支点。”
其实从内心来说,我们很希望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很希望多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很希望多布置一些“开放式”的作业,很希望自己的课堂摆脱教材的束缚呈现真正的活力,因为只有在这样“营养均衡的土壤”里才能培养出更多富有个性的成功者。但是,做老师的常常也很无奈,无奈于课时的有限,无奈于无形的考试指挥棒,无奈于太多量化的考核。然而纵使有再多的理由、再多的无奈也不应该忘却我们为师者的使命,那就是让每一位学生发挥潜能、健康成长,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而不是忽视个性的差异、磨灭人的天性,甚至埋没人才。
以下是几年前我援引杂志上的文章稍加修改,给我的新生们讲的一段话:
“……同学们,很高兴能认识你们,我要说明一点,过去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虽然有些学生底子不是很好,但是现在大家都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一切从零开始,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潜力可以挖掘。在我的要领里,没有差生与优生的区别,只有先进生与后进生之分。所谓先进不过是先进了一步,先学了点儿或多学了点而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先进生。所以你不能轻言放弃,关键在于你是否每天都在成长与进步。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成功者。很多同学把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归咎于父母亲把自己生得太笨了,自己的智商不够高。其实,专家很早就指出智商高低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例如:有专家曾对清华、北大的学子进行过智商测定,发现他们在同龄人当中智商并不是最高的。关键是勤奋,良好的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成就了他们优秀的学业。又如:很多同学谈到学英语就很苦恼,觉得自己已经很认真了,可还是前记后忘。于是就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记忆力有问题。其实英语只不过是一门语言,中国人讲中国话,外国人讲外国话,英语其实根本没想象得那么难。英国的傻子,讲的不也是英文吗?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学习的难度主动夸大化,这样很容易造成畏难情绪与学习压力。再举个例子:曾经有一批心理学专家到一所中学进行所谓的调研,教导处的老师给了他们几个班学生的名单,这批专家拿了这些名单,在校内溜达了一圈又回到教导处,然后又随意在名单上圈划了一些姓名,告诉学校老师,这些学生智力超常,以后是要成就大事业的。结果一学期后,这批学生的成绩果真有了突飞猛进。学校老师对专家的火眼金睛佩服得五体投地。可当专家再次光临学校时,他们的一番话却令老师吃惊不已。专家说:“其实我们根本不了解你们的学生,也未做过任何测评,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我们只是想验证一下我们的观点,一个人的心态与自我暗示及外在专注对学业的影响。”原来,在这一学期中,被圈划到的学生知道自己非同一般时便加倍努力,反之没被圈划到的同学就变得自卑、消极、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信心,甚至有些原先的优等生也一落千丈。当然老师的区别对待,小到一个眼神,一句话也都对学生产生了影响。这充分说明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学业、一个人的成功影响之大。作为一个学生、一个人,常常应该告诉自己,我行,我可以。” 我想通过这段话告诉大家即使我们不能让学生真正达到李开复先生所说的多元化的成功,至少也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也就是陈安之先生所说的“成功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是人的一种思考模式,是人生活的一种方式。”
二、让成功成为学生的能力——“选择成功”的七种智慧
李开复先生在书中不仅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而且传授给我们“选择成功”的七种智慧,那就是:用中庸拒绝极端;用理智反对片面;用务实发挥影响;用冷静掌控抉择;用学习积累经验;用自觉端正态度;用真心追随智慧。这七种智慧不仅让我们自己醍醐灌顶、受用终生,也可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用来启迪我们学生的心智。
以下是我援引杂志上的文章稍加修改,准备给我现在的学生们讲的一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