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2-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人与动物有两种调节机制 1、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内分泌调节、激素调节) 二、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 极化状态 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 (2)神经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小,膜内的少量钾离子可扩散到膜外,而膜内的负离子却不能扩散出去,膜外的钠离子也不能扩散进来,因而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 · · · · · A B C D F 神经纤维某一位点不同时刻动作电位示意图 E · 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C 动作电位的传导 某一时刻不同位点膜内外的电位差 某时刻 下一时刻 下一时刻不同位点膜内外的电位差 b c b c b c b c b c b c b点与c点电位相等 在a处施加刺激 a 传至b点时,有自c向b的电流。b处为负电位 -- ++ 传至b、c之间时,无电流 传至c点时,有自b向c的电流 ++ -- 传至d处时,无电流 d ++ ++ ++ ++ ++ ++ ++ ++ 思考,如果在神经纤维 bc的正中间给予一个刺激,电表能否偏转? 动作电位传导的记录方式 2010浙江理综).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 同 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   的膜处于极化状态 C、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   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 D、图⑤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 D 神经细胞之间(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之间)的兴奋传递是怎样的呢? 突触的信号传递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讲述】接受刺激,去极化,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成为反极化状态,内正外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的呢? 【讲述】 神经细胞膜上存在着钠通道和钾通道蛋白: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膜上Na+离子通道蛋白被激活,Na+离子通透性增强,大量Na+离子内流,使膜两侧电位差倒转-- 去极化,即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反极化状态。 【提问】邻近未兴奋部位仍然维持原来的外“正”内“负”,那么,兴奋部位与原来未兴奋部位之间将会出现怎样变化? (在神经纤维膜外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电位差,于是就有了电荷的移动,同理,在细胞膜内也形成了电位差,也有电荷的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提问】电流方向如何呢? 【学生】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则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从而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 【讲述】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产生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发生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产生局部电流,如此依次进行下去,兴奋不断向前传导,而已经兴奋部位又短时间内Na+、K+离子通道不断恢复原通透状态——复极化,恢复到静息电位。兴奋就按照这样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 【总结】兴奋传导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实质: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结论:传递特点——无衰减性、绝缘性 【承接】在179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发现兴奋传导实际上是一种生物电。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发现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是实验的理想材料,它粗大的轴突直径可达1毫米,使测量电位差的微电极易于插入,为开展实验提供了方便。 将灵敏电流计的两极连接到神经纤维膜的外侧,然后给予刺激。 【注意】灵敏电流计发生了几次偏转?向哪个方向偏转? 【提问】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a.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b.基本特性: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出。C.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动作电位的传播。 ) 【承接】那么如何来验证我们刚才推导出来的结论呢? 【讲述】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者神经元与肌肉之间的接触处称为突触。突触有三部分组成,突触前膜:由轴突末端的细胞膜构成。与之相对的是突触后膜:它是如果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突触后膜由胞体膜或者树突膜构成,如果是神经元与肌肉细胞相接触,突触后膜就由肌肉细胞膜构成。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称为突触间隙,由组织液构成,属于内环境。 【提问】神经冲动在突触间又是如何传递的呢?我们来看小动画。 想象一下,你在校园里走,突然从草丛中窜出一条蛇,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如何辨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阅读课本P17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区别和联系 a 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