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讨:在本文中,孔子提出了有关教育教学的哪些思想主张?用原文关键句子说明。 明确: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悱不启、举一反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 这些思想主张中,有的是说“教育的作用”,有的是说“教育对象”,有的是“教育内容”,还有是“教育方法和原则”,“教者素养”。请从课文中分别找出这些内容所在篇章。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古今学问大家对“有教无类”大致以下不同的看法,你赞同何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第一种解释:人无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何晏认为,“有教无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何晏《论语集解》) 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这一解释以朱熹为代表。他在《论语集注》中将“有教无类”注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孔子虽然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他所说的“人”不包括占人类一半的妇女。“唯小人与女子不可教也”,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没有一个是女性。我们不能要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具有男女平等的现代意识,但孔子把妇女排斥在教育对象之外,则是他“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极大的缺陷。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知识修养、做事能力、品德修养 知识修养:六艺经传 品德修养:孝、悌、忠、信、勤;义、勇、敬、诚、恕;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等。 孔子与诗经 孔子删诗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致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礼记·经解》上记载了孔子对“六艺”或《六经》的解释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诗教——礼教——乐教 A、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B、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你认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的见解吗?请简要评析。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引用《诗》中的话是想说明什么道理? 为什么孔子说可以和他谈《诗》了?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自谓“述而不作”,可见他并不忽视“述”,但这里却说“欲无言”,你怎么理解?请作简要分析。 面对子夏带有刁难性的问题,孔子是如何启发教育他的? 孔子说再好的画也是要画在洁白的底子上,告诫子夏再好的文学也应建立在德行之上,切勿舍本逐末。 本来是孔子在启发子夏,可为什么孔子却说“启予者商也”? 孔子这里是在教育学生做人要朴实,要以内在德行为主,少一些外在虚伪的花里胡哨的东西,他一启发,子夏就明白,接受老师的教诲并且能举一反三、启发老师,而老师肯定并谦虚地接受他的这种理解,这是一种让人羡慕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主体原则(身教原则) 学生主体原则(身教原则) “述”是孔子的教育手段,但他同时意识到言教作用有限,有时甚至无效,所以他“欲无言”,欲以身教代替言教。在孔子看来,世间道理,客观存在,关键要靠自己去感悟。 * 诲 人 不 倦 教育作用(1、2) 教育对象 3 教育内容 4、7、15 教学方法和原则 5、8 、9 、10 、11 、12、13 教者素养 6、14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一、教育的作用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磺基水杨酸与三价铁离子详解.ppt
- 记金华双龙洞(修改)详解.ppt
- 记金华双龙洞(总)详解.ppt
- 记金华双龙洞课件详解.ppt
- 磺酰脲类除草剂详解.doc
- 记念刘和珍君 课件详解.ppt
- 灰色预测原理及实例详解.ppt
- 记念刘和珍君(2015上课实用)详解.ppt
- 记念刘和珍君(使用)详解.ppt
- 记念刘和珍君(用)详解.ppt
-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中考生物二模试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考冲刺数学模拟预测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田家炳中学中考数学四模试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九年级(下)中考三模数学试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二中中考数学二模试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模拟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年级数学模拟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中考数学一调试卷+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