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点提示第002期汇总-prajna.doc
PAGE 1
法 雨 清 凉 第 003 期 No.
PAGE
法雨清凉第003期
菩提心建立在责任感,而不是彼此的情感。
我们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想要去做,因为这个事情做了以后对我有好处,依止对自己有好处的动机做这件事情。当你度化这个众生,这个众生对你没有好处的时候,你一定把他放弃掉,因为你一开始的动机,就是以一种好乐心去度化他。
但责任感不同。我对你有责任感,你对我好,我对你有责任感;你对我不好,我对你也有责任感:这责任感是超越好坏的,这叫大地。你看那个大地,你用干净的东西丢到大地,大地也是如如不动,也是荷负你,不论你怎么样,它就是不动。
所以菩提心是建立在责任感,而不是建立在彼此的感情,感情是变化的,靠不住的。这个地方叫地,不动,在不动当中生起它的责任感。
小乘的空观,它对众生是没有责任感的。在经论上说:小乘的学者在空性的涅槃当中,其实他很清楚的知道,他过去的眷属在三界流转,受了很多痛苦的折磨,他很清楚。他的内心当中没有悲悯心,因为他认为这不是我该度化的,他没有这个责任感。其实他不是不知道,他很清楚地知道,因为他内心当中的空里面没有大地。菩萨的空性当中有大地,他有“名利不可争、义务不可辞”,他对弘扬佛法、度化众生有责任感。
三学彼此融通 六度相互增上
在小乘的戒法,戒定慧三者是各自独立的──经有经的诠释,律学有律学的诠释。但是菩萨的三学是融通的,菩萨戒的每一条戒法,都要依止心中止观的力量,这个戒学跟定慧二学,是互相增上。没有一个菩萨戒法在持的时候,没有依止这个菩提心、这个观照力的,不可能。
小乘戒法的施设,是追求一种消极的身心解脱,叫作别解脱戒。菩萨的目的是积极地要成就功德庄严,所以叫作增上,他是比较积极的态度。
菩萨戒之所以称为增上戒,因为它的戒定慧是互相增上的,所以安立为增上戒,因为它增上的目的,是要成就圆满菩提。
一个菩萨,假设你身口意不清净,那你所修的善法都会受到染污,你根本不可能摄善法戒;一个菩萨自己的身口意有重大的过失,众生也不会对你产生信心跟恭敬,你根本不可能产生摄众生戒:所以律仪戒是摄善法戒跟饶益有情戒建立的根本。
菩萨的观照力,他的整个胜解行地,要经过戒、定、慧三学的修学。比如说,你观照力很好,但是你菩萨戒有所违犯,你观照力会大受伤害;你观照力很强,增上定学受到伤害,你的慧、观照力也会受到伤害:因为菩萨的戒学、定学、慧学是相互增上的。
表面上我们讲六度是各别的修学,但事实上,当我们实际操作的时候,其实在某一个波罗蜜当中,都具足了其余的波罗蜜多来互相助成。比如说布施,你一定要持戒,你才能够如法、无过失地布施。你布施难道不需要忍辱吗?你布施的过程当中,内心会有障碍、外在环境会有障碍,那你一定要安忍,才能够把布施做圆满。布施一定要精进,你动不动就放弃了,你怎么布施呢?禅定,你不能有太多的躁动。智慧当然最重要,你要知道怎么布施,才能够给众生得到最大的利益。
其实持戒也是这样,你要持戒,难道你持戒不需要忍辱吗?你不忍辱,持戒可以持得庄严吗?持戒的人整天散散乱乱的,可以把戒持得好吗?你要做一些定课,你心安住不动。你持戒一定要有智慧,没有智慧就是强压,没有得到真理的疏导,你持戒能够持多久呢?
所以,其实六度是互相助成,它本身有所偏重,有一个地方是主,但是其它的地方是要互相助成。这个地方是佛陀告诉我们:其实六度是互相资助的。就是说你在规划你生命的时候,你可能会以其它的一个度,当作你生命的主修,但是其它的五度是不能忽略的,因为它会互相牵动,这叫作互相抉择。
我们在因地发愿的时候,是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但是你要知道:修行是要掌握它的根本跟枝末,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不是你盲目地去修行善法就能够具足善法。它的善法是相通的,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恶法也是相通,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所以在断恶修善的时候,一个菩萨刚开始只要掌握六度的修学,你就具足断除一切恶法、具足修习一切善法。
是什么使令一个菩萨裹足不前?
为什么佛陀在讲六波罗蜜之前要讲这三种意乐?就是你作好准备没有?我们要相信一个道理:所有的障碍都是来自于内心,叫作自我设限。我们往往在修习波罗蜜之前,内心就出现很多的名言:这个我没办法,这个他做得到,我做不到的。你这样的一个思想,你根本就不可能,你障碍你自己。
失败本身是一个果报,它不是重点。我们现在比较在乎的是:当你遇到失败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种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你没有化解,产生一种累积,累积久了就产生自我设限,这个地方是一个心理障碍。
今天我们比较在乎的不是失败本身,因为失败只是生灭法;但是这个失败以后,他心中所留下的这些痕迹,会使令一个菩萨裹足不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QC岗位技能培训.pptx VIP
-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6Grammar-《Conditionalsentences(1)》_沪教版.docx VIP
- 福雷声乐套曲《一日诗》的艺术特征与歌唱分析.pdf VIP
-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室、现代教育装备、图书及教学软件配置标准.doc VIP
- Unit 6 Numbers in life Part A Let's learn课件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ppt
- 卫星运行可视化仿真系统与研究.pdf VIP
- 第四届山东省人工智能融合创新职业技能竞赛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赛项规程.pdf VIP
- 激光原理PPT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浅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doc VIP
- 磨削过程的运动学仿真.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