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学》教案次页(
基本情况:讲次:第12周/ 第12次
内容:治疗各论;头面躯体痛证 头痛、面痛、漏肩风
学时:3学时
章节:第七章 治疗各论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证
教具:Powerpoint、照片、挂图、动画、录像等。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头痛、面痛、漏肩风的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
熟悉内容:头痛、面痛、漏肩风的概念、病因病机,
了解内容:针灸治疗头痛、面痛、漏肩风的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要点:重点:头痛、面痛、漏肩风的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通过多媒体手段的理论教学,展现头痛、面痛、漏肩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原则、处方、配穴。
难点: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
拓展:头痛、面痛、漏肩风的现代临床针灸治疗案例。
激趣:古代关于头痛、面痛、漏肩风的医案。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穿插课堂提问。教学采用多媒体及录像、照片、挂图、幻灯等教学方法,展示头痛、面痛、漏肩风的针灸治疗原则、配穴处方等。
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 头痛 40min
二 面痛 35min
三 漏肩风 40
四 总结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布置作业:5 min
课后作业: 1.头痛的经络辨证的要点是什么?
2.面痛治疗中应用哪些针刺手法?
3.漏肩风的针灸治疗原则是什么?
4. 预习下次课内容:第七章 治疗各论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证 肘劳腰痛 痹证
教研室主任意见:
课后总结:
《针灸学》讲稿
下篇 针灸应用
治疗各论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二、病因病机
1.外感------邪袭三阳,上扰清空
情志失调--肝郁化火,肝阳上亢
2.内伤 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痰上蒙
气血亏虚,不能上荣
久病体虚 肾水不足,脑海失养
3.外伤------络脉瘀阻,气血不畅
三、辨证:
1.外感头痛:
(1)风寒
(2)风热
(3)风湿
2.内伤头痛
(1)肝阳上亢
(2)肾虚
(3)血虚
(4)痰浊
(5)瘀血
要点:
1.辨内伤、外感:
2.辨证候虚实:
3.辨头痛部位
四、治疗
1.基本治疗
(1)外感头痛
治法:
主穴:
配穴:操作:
方义:
按头痛部位分经取穴:
处方:
巅顶部:百会、通天、行间、阿是、前顶、太冲
前头部:上星、头维、合谷、阿是、阳白
侧头部:率谷、太阳、侠溪、阿是、风池、外关
后头部:后顶、天柱、昆仑、阿是、风府
(2)内伤头痛
( 实证:
治法:
主穴:
配穴:
方义:
操作:
(虚证:
治法:
主穴:
配穴:
方义:
操作:
2.其他治疗
五、按语
1.针刺对头痛疗效评价:
2.查明原因,治疗原发病:
面 痛
一、概述
面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面部(眼、面颊部)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
二、病因病机
1.中医认识:
2.现代医学认识:
三、辨证:
主症
四、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主穴:
配穴:
操作:
方义;
临 床 治 疗 方法
按疼痛部位,结合辨证用穴。
第一支痛: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头维
第二支痛:四白、颧髎、下关、迎香、
第三支痛:下关、 颊车、夹承浆、大迎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2)刺络拔罐法
(3)皮肤针法
五、按语
1.影响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因素
2.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评价
漏 肩 风
概述
漏肩风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好发年龄50-60岁,女性多于男性,(3:1),左侧多于右侧,少数病例两侧同时罹患。 西医认为:主要是肩关节周围组织慢性退行性改变,多继发于肱二头肌腱腱鞘炎,冈上肌炎或肩峰下滑馕炎。某些与感染病灶或内分泌功能有关。
西医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也有人将此症命名为肩部肌肉筋膜症候群。
二、病因病机
1.西医病因
1)主要是肩关节周围组织结缔组织、肌筋膜的退行性病变
2)颈椎变性及不稳定
3)肺结核及胃肠或颜面疾患而引起的关联痛
4)高血压及代谢性疾患,引起肩关节周围肌肉充血和异常紧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