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3丁兴南京-973年度汇报2012题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液成矿过程中的高温高压实验模拟 丁兴1 黄瑞芳1 王玉荣2 傅斌1 孙卫东2 年度工作 · 华南复式花岗岩中多期黑云母和白云母成因及岩浆演化 ·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高温高压水热实验室改造和建设 · Nb,Ta氟(氧)络合物水解规律的实验研究 · 硫在花岗质熔体和流体之间的分配和影响因素 专题汇报 硫在花岗质熔体和流体间的分配 络合物生成-迁移-水解 * “华夏地块中生代陆壳再造与巨量金属成矿” 第三课题 “陆壳再造过程中元素行为与热液成矿” 年度工作汇报 1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同位素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C、O、F络合物区 P、S、Cl络合物区 边缘区 Ahrland et al., 1958 硫:溶剂 +4,+6 +成矿元素 -2 “硫过剩” 一部分S富存于流体中 S在流体和熔体间的分配 花岗质熔体 安山质熔体 英安质熔体 响岩质熔体 流纹英安质熔体 氧化 还原 质量平衡计算过程中对流体中S的估算误差 熔体中组分对S分配的影响 目的 CaO及氧逸度的影响 初始物 合成花岗岩粉末+ H2SO4溶液 750-950℃ / 2 kbar 流体/岩石 1:1 Buffers Co-CoO,Ni-NiO,NNO+0.5-2,Re-ReO2 时间:6-10天 设备:快速淬火水热设备 硫在熔体相的价态计算 SKαX射线荧光光谱法 The peak position BaSO4: 172.189 mm ZnS: 172.287 mm S6+%/Stotal 100× ?λ SKα sample/? λ SKα barite , ? λ SKα sample λ SKα sample - λ SKα ZnS ? λ SKα barite λ SKα barite - λ SKα ZnS Gaussian fitting Carroll and Rutherford, 1988 硫在氧化流体中的状态 硫在还原流体中的状态 HR18 0.84 wt.% CaO + 2N H2SO4 HR30 2.78 wt.% CaO + 2 N H2SO4 硬石膏 CaSO4 在氧化条件下 NNO+0.5-2 下结晶 氧化条件下的Dsf/m 氧化环境下熔体中结晶的硬石膏 氧化条件下的Dsf/m D 143-300 D 47-139 NNO+0.5-4.5 Keppler, 2010 氧化条件下,CaO对硫在流体和熔体中分配有影响 氧化条件下的Dsf/m 氧化条件下,氧逸度的变化对硫在流体和熔体中的分配也有影响 HR28 2.01 wt.% CaO + 3N H2SO4 HR27 0.84 wt.% CaO +3N H2SO4 Wollastonite CaSiO3 . 还原条件下的Dsf/m 还原条件下的Dsf/m 还原条件下,CaO对硫在流体和熔体间的分配没有影响 还原条件下的Dsf/m 还原条件下,氧逸度对硫在流体和熔体间的分配也没有影响 D 468 NNO-1.5 Keppler, 2010 氧逸度对Dsf/m的影响 MH CCO NNO NNO+1 CCO: 515±63 NNO: 511±63 NNO+0.5: 101±15 RRO: 152±23 氧化 S价态是影响分配的根本原因 还原条件下,S更易进行流体迁移 氧化条件下,更多的S进入熔体相或从流体相中析出进入矿物相 还原 对硫化物矿床的指示意义 高硫+高金属高氧逸度熔体 sun et al., 2012 氧化条件下源区物质熔融 S富集 亲硫金属富集 NNO+1 矿化 氧逸度降低 硫+金属析出 小 结 氧化条件下,CaO和氧逸度对硫在熔体和流体中的分配有影响;还原条件下,几乎没有影响。这些受控于S的价态; S在还原环境下更富集于流体中,易于进行流体迁移;在氧化环境下更多S富集于花岗质熔体中,易于后期成矿; 源区物质是硫化物矿床成矿的必要条件,氧化条件下熔融是决定性条件; 本实验结果与Keppler 2010 结果一致。 年度工作I:复式岩体中多期次云母成因 寄主岩岩性: 含角闪石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二云母花岗岩 寄主岩时代: 锆石U-Pb / 243 -185 Ma 单颗粒云母Rb-Sr等时线年龄 黑云母 227 – 222 Ma 白云母 210 Ma 白云母(水热型、热液交代型、岩浆交代型) 年度工作I:复式岩体中多期次云母成因 多期黑云母演化 水热白云母演化 多期白云母演化 原生白云母与次生白云母的简单地化判别并非有效,云母的成分演化判别可能更具可行性 多期黑云母成分演化趋势,暗示同源性 华南复式花岗岩中晚期花岗岩的白云母可能多为晚期岩浆或热液交代而成,并非典型的原生白云母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