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红松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doc
关于红松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摘 要:红松是东北地区珍贵的用材林、水源涵养林树种,又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有效地防治红松林木病虫害,是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若想综合防治红松病虫害,应以坚持预防为主,并且做到防治结合。
关键词:红松;病虫害;防治技术
防治虫害的关键是要首先掌握病虫发生发展规律,要本着“早治、治小,根除”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消灭。红松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工作,也是科技兴林的重要手段,要重点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逐步加大引诱剂及其他无公害药剂的应用,走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道路。
1 红松的主要虫害与防治
1.1 红松球蚜病害
1.1.1 虫害红松球蚜一年可发生三代,对新叶和嫩梢产生危害,直接影响红松的高生长。第一代若幼体在5月上旬出现,同时定居在新萌发的嫩梢上,这是影响红松生长最严重的时期。6月上旬第一代若虫发育成熟,脱皮后开始出现有翅雌蚜,6月下旬为第二代若虫末期。第三代若虫于8月末9月初出现以幼龄若虫过冬。第二年4月末5月初,越冬若虫发育成熟,并进行孤雌产卵,卵孵化后又产生第一代若虫。
1.1.2 防治方法 在5月中上旬,当第一代病虫开始集结于新梢的时候,喷撒杀螟松乳剂或40%乐果乳油800倍~1000倍液来毒杀害虫。
1.2 松梢螟
1.2.1 虫害 松梢螟,幼虫危害红松的新芽和球果,致使顶梢枯死并分杈,严重影响树木成林,一年两代、两年三代。不同的龄期幼虫在松梢内蛀成坑道拉网过冬,有些老熟幼虫在树梢轮生枝的基部下方蛀成坑道越冬,转年4月下旬在松梢或球果内化蛹,成虫在晚2~24时交尾产卵,卵产在嫩梢顶端或球果两个鱼鳞片凹缝处,雌虫产卵60~70粒,卵期6~8 d成虫趋光性强,寿命长短期为4~5 d。
1.2.2 防治方法 ①营造一种混交林,成虫产卵期间可放赤眼蜂,每亩15000头,也可以安装黑光灯,进行诱杀成虫。②幼虫危害期间喷撒40%乐果乳液400倍液或50%螟松乳剂500倍液,成虫出现后,每间隔7 d喷撒一次25%滴滴涕200倍液。
1.3 红松落针病
20 a的红松人工森林容易遭受落针病的病原菌侵染,远看好似枯黄似火的燃烧状,针叶落地之后,树木枝梢光秃,直接影响红松林木的生长发育。该病原菌主要侵染红松苗木林和幼龄林林木的针叶。
防治方法:可利用代森铵500倍液喷雾防治林龄15 a左右,树高3 m以下的林分。
2 红松的主要病害与防治
2.1 红松疱锈病害
2.1.1 病状 红松疱锈病主要发生在树干以及下部的枝条上,受害初期,树木枝干部位的树皮发生肿胀,并产生裂纹。这种病容易向东北特有的茶蔗子植物和马先蒿一类植物身上能够转移。当生病树木产生黄粉末状态的锈孢子之后,凭借风力迅速传播。并且侵染东北茶蔗子和马先蒿植物后,在这些植物上产生的孢子再回到松树上。这样循环侵染,速度惊人。
2.1.2 防治方法 ①植树成林后要及时进行抚育幼苗,铲除转主寄主的植物,当幼林郁闭后,要及时进行修枝间伐,尽量使林内通风透光,尤其应避免林内因湿度过大引起病害发生。②在发病部位涂上含酚油或焦化蜡的药剂,这样的方法适合发病较轻的树木有较好的治疗效果。③对已发病的林分,应及时清除病株。④严格按检疫制度操作,必须防止病源扩大蔓延。⑤积极诱导针阔混交林,创造有利于树木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
2.2 红松烂皮病
2.2.1 病状 该病危害的对象,基本上是长势衰弱的红松,通常病菌的侵入方式,是从长势衰弱树木的枝干部分或梢部的伤口侵入,使受害的枝干,干枯后死亡。松树发病部位的树皮表面呈现着黑色粗糙状,侧枝受害后枯死弯曲无法生存,针叶也由绿色逐渐变成红褐色,慢慢枯黄脱落,枝叶干枯死亡。
2.2.2 防治方法 ①加强幼林苗抚育,合理整枝修剪,不断增强树木的抗病力。②及时伐除枯树病木、被压木和病树林,保持林地卫生。③在5月初,用2度石硫合剂和50%蒽油乳膏1∶5的乳剂进行喷干和涂刷患部。
3 红松立枯病
3.1 症状
立枯病是许多针阔叶树苗的常见病。播种后幼苗尚未出土前,种子或幼芽遭受病菌侵害而腐烂死亡,为地中腐烂型;幼苗出土后,茎部或叶部发病受害,呈现的病状是变色腐烂,还有全苗死去的,为茎叶腐烂型。后期发病的苗木,往往都是根部腐烂的,在地上部分逐渐枯萎死亡的叫根部腐烂型。
3.2 发病原因
引发立枯病的菌种主要是丝核菌、镰刀菌这两种菌,它们普遍生活在土壤中植物的残留体上,并且在那里越冬,早春时土壤解冻后开始慢慢活动,待播下的种子发芽――出苗后,就侵入幼苗,引起发病。最易感染的是生长衰弱或有伤的幼芽,这种病发病时间周期长,一般可延续3个月之久,从播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