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doc
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
摘 要: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累及微血管或大血管,当累及毛细血管和细、小动脉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血管壁增厚、玻璃样变性、脂肪变性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当累及大、中动脉则为动脉粥样硬化或中层钙化,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明显。近年来研究发现,把血糖控制在理想值对糖尿病引起的大血管病变的预后无明显改善。这些提示我们,早年把单纯控制血糖在理想值将不再是糖尿病的防治重点,考虑如何预防和治疗血管病边,从而预防糖尿病将得到重视。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土壤。本文综述了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现状与进展,并阐述运动锻炼在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运动
糖尿病是早已被公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外国专家统计,约80%的糖尿病患者死因直接与大血管病变有关[1]。近年研究发现,把血糖控制在理想值,对于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减慢和/或减少作用,但对大血管病变的作用不明显。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对T2DM患者长达20年跟踪调查显示:把血糖和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只能减少和/或减慢微血管并发症,但对心脑大血管病变作用不明显。国内学者研究也发现,多元回归分析中未证实空腹血糖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联系,认为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LDLC)参与与糖尿病动脉硬化的发生[2]。因此针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研究成为热点。
Stern[3]认为IR是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共同土壤,或者说是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均为IR作用的结果。IR不仅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而且胰岛素抵抗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危险因素[4]。陈燕铭等将糖尿病患者按是否患有动脉硬化分为两组,分别观察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谱、血清脂联素含量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与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回归方程有关,表明是糖尿病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危险因素[5]。虽然IR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未完全阐明,但目前学者普遍有两种观点:
1 脂毒性
游离脂肪酸(FFA)是体内主要供能物质之一,在脂肪细胞内TG被水解为FFA和甘油,病理状态下的FFA可以干扰葡萄糖代谢的,当FFA表达升高时,激活的FFA可以优先与葡萄糖被细胞发生氧化关系,随着氧化的FFA含量增加,线粒体内乙酰辅酶A堆积,NADH/NAD+比值增大,通过变构效应,乙酰辅酶A对丙酮酸脱氢酶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三羧酸循环减慢,从而抑制葡萄糖的氧化;最终导致葡萄糖摄取减少。重要的是在胰岛素受体及受体后的信号转导方面发挥作用,降低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转运。PI-3K途径是胰岛素信号通路的主要通路之一,其功能为激活胰岛素,同时调节葡萄糖的代谢。游离脂肪酸可以激活葡萄糖激化终末产物,妨碍胰岛素信号转导,导致胰岛素抵抗。FFA水平过高可导致线粒体功能失调,过量的FFA以非正常方式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内代谢成为脂质过氧化物,加重线粒体的损伤,脂质过氧化物破一氧化氮的代谢并产生亚硝酸盐产物,后者进一步损伤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通透性升高,脂蛋白残粒渗透到内膜下,被吞噬形成吞噬细胞性泡沫细胞,同时可以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长、迁移及增值,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乃至CHD的发生。赵良平等研究也发现胰岛素抵抗水平增加可使脂质代谢异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6]。
2 炎症
炎症在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敏感性及心血管疾病中有重要的作用。胰岛素抵抗是免疫系统、炎症因子及脂肪组织所共同参与的一种慢性亚临床炎症过程。肿瘤坏死因子(MCP-1)、白细胞介素1、6、18(IL-1、IL-6、IL-18),C反应蛋白(CRP)等抑制胰岛素产生,其机制主要是IL-6诱导IRS-1丝氨酸磷酸化,抑制其酪氨酸磷酸化,使胰岛素信号转导受阻,导致IR。这些炎症因子又可以抑制脂肪细胞的胰岛素信号传导,最终引起脂肪细胞广泛降解,释放大量FFA。炎症细胞、细胞因子、急性反应蛋白、脂肪细胞因子等促炎症因素可通过慢性炎症过程导致内皮细胞损害,内皮功能障碍知识LDL-C和炎细胞进入内皮下,形成泡沫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
运动锻炼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适量经常性运动有助于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加,能改善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体重,提升幸福感。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规律运动8周以上可将2型糖尿病患者HBA1c降低0.66%;适量经常性运动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病死率显著降低[7]。
Pederson[8]等学者研究发现,运动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肌肉运动引起的抗炎效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