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性善性孟子人性辨析.doc
“遇人便道性善”:孟子“性善说”辨正
曾振宇
【内容提要】 孟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为“人性善”或“性善”,业已成为“国民常识”。在这一常识的背后,隐伏着深度的误读与曲解。孟子从个体生命体验和形式逻辑层面反复证明的一个观点为——人性有善端。仁义礼智“四端”源自天,存诸人心。人性之善是与善恶相对之善,善不是绝对之善。但是,孟子从未否定“性”有恶端。人性有恶端是真理,恶具有实质义。研究孟子人性学说,在方法论上应当遵循“以孟释孟”原则,在文本释读与思想诠释上,应当区别“君子所性”与“性”两个概念。在“君子所性”层面,孟子刻意强调君子与禽兽的“几希”之别,君子在应然意义上当以“四端”为性,而不可以“食色”为性;但在“性”或“人性”层面,孟子并没有否定“性”或“人性”有恶端,“大体”与“小体”同在于人心。尽管君子在功夫论层面不将“味”、“色”、“声”、“臭”称之为性,但芸芸众生之“性”还是蕴含“味”、“色”、“声”、“臭”。秦汉以降,历代学人之所以对孟子人性学说理解不一,大多在于未厘清“君子所性”与“性”两个概念的区别。
刘歆《七略》考证《孟子》当有11篇,从而否定了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所言“《孟子》七篇”的观点。东汉赵岐进而考证其余四篇文章为《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如果《外书》四篇信而有证,其中的《性善辨》当是阐发孟子人性学说最重要的文献。可惜《外书》四篇真伪问题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人只能通过阅读《尽心》、《告子》等文管窥孟子人性学说一二。实际上,在先秦时期的一些著述中,譬如《荀子·性恶》篇,引述《孟子》人性思想的一些重要文句就不见于今本《孟子》,或许这已从一个侧面证明通行本《孟子》并非全本或祖本。学界普遍认为,在人性论上,孟子的基本观点为“人性善”或“性善”。孟子弟子当年就认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性恶》又言“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董仲舒认为,“孟子下质于禽兽之所为,故曰性已善。”程颐认为,“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杨时认为,“孟子遇人便道性善。”现代学者韦政通认为,“孟子是就人心之善来印证人性之善的。”任继愈认为,“在春秋战国时代,孟子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人性善的理论。”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与反驳,焦循曾经指出,孟子只说“人无有不善”,并未说“性无有不善。”冯友兰指出,孟子“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的确承认,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相比之下,张岱年的质疑更加直截了当:“然而性中不过有仁义礼智之端而已,性有善端,岂得即谓性善?而且性固有善端,未必无恶端。今不否证性有恶端,仅言性有善端,何故竟断为性善?”遗憾的是,目前学界与社会大众对冯友兰与张岱年先生早期的观点多有疏略甚至遗忘。近年梁涛教授结合出土文献,对孟子人性思想多有考索,新识迭现。他认为,“孟子‘道性善’也应表述为:人皆有善性;人应当以此善性为性;人的价值、意义即在于其充分扩充、实现自己的性。” 梁涛的观点已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笔者不揣谫陋,力图在前贤今哲思考与论证基础上,对业已成为“国民常识”的观点作进一步的质疑与考辨。不当之处,敬祈指正!
一.“君子所性”:孟子旨在论证“人性”有善端
陈来教授指出,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从西周开始萌芽,”礼乐文化取代了祭祀文化。与这一革命性的社会人文思潮出现相呼应,对人与人性之思考逐渐取代对神与神性之关注。如果说《商书·西伯勘黎》中的“不虞天性”尚是对神性之描述,那么《诗经》出现对人之欲求与人之本质的思考当是合乎逻辑之演进:“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人之懿德 《诗经·大雅·卷阿》又云:“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性与生通假,反复出现的“弥尔性”表明,对人之普遍生理与生命欲求之关注已成为这一时代探讨的文化话题。迨至春秋时代,讨论性与人性已蔚然成风。公元前575年,单襄公云:“夫人性,陵上者也,不可盖也。” “人性”一词,或首现于此。人性“陵上”,此处之“人性”已是对人普遍本质之概括。《左传》襄公十四年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何谓“天地之性”?徐复观释之为“爱民”, 也可成一解。徐复观先生旨在说明:孟子思想并非空穴来风,在孟子性善说之前,当有一“性善”思想的早期发展历程。缘此,让我们回到孟子思想本身,以孟释孟。“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文本论性善,始见于此。 朱子以“言”释“道”,“道性善”也就是倡言性善。在《孟子》文本中,人性有善端的立论方式至少有三种:
其一,证诸人类普遍情感经验。韦政通对孟子的论证方式评论说:“孟子的性善论,不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组合作提高实验收获.doc
- 尝试培养语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doc
- 山东渔创鱼新餐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doc
- 山东省总工会.doc
- 山海天电梯、太阳能热水器项目说明、技术要求2.doc-项目说.doc
- 岚山区2009年公开招聘.doc
- 崇川区十佳园丁奖申报表.doc
- 川教世界历史九上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doc
- 工程地质勘察文件编制.ppt
- 工频局部放电试验成套装置.doc
- 职业道德与电工安全操作知识试卷及答案.docx
- 信用保证保险支持四川省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研究.docx
- 江西省赣州市名校2025届初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年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及装置项目申请报告.docx
- 吉林省长春市新朝阳实验校2025届初三年在线检测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 湖南省道县第二中学2024年高考英语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doc
-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化工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年流化床干燥设备项目申请报告.docx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课《白鹭》同步练习.doc
- 《生态修复工程中植被恢复技术选择与植物群落结构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医疗机构内麻醉、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docx VIP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苏州专用)-A4.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docx VIP
- 机械工程材料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关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探讨.docx VIP
- 2025年高压电工证题库(附答案).docx
- 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投标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