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0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02.doc

ICS 65.020.02 B39 备案号: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 21/T××××-201× 榆黄蘑栽培技术规程(送审稿) 201×-××-××发布 201×-××-××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起草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辽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辽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阳市食用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文华、孙艳霞、李威、陈江霞、王星绕、李红。 榆黄蘑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榆黄蘑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榆黄蘑。榆黄蘑可利用栽培的环境比较多,日光、地沟20:1,生殖生长阶段碳氮比40:1为宜。 4.3.2 菌袋材料与规格 常压灭菌采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或聚丙烯塑料袋,高压灭菌用聚丙烯塑料袋。规格:幅宽20厘米~22厘米,袋长40厘米~45厘米。 4.3.3 培养料配方 可用于榆黄蘑栽培的常用培养料配方如下: ——棉籽壳90%、豆饼粉1%、麸皮5%、过磷酸钙1%、石膏粉1%、生石灰2%。 ——棉籽壳44%、玉米芯44%、米糠7.5%、尿素0.5%、过磷酸钙1%、石膏1%、生石灰2%。 ——玉米芯50%、豆秸粉35%、麸皮10%、三元复合肥1%、石膏粉1%、生石灰3%。 ——玉米芯40%、木屑40%、麦麸15%、过磷酸钙3%、石膏2%。 4.3.4 配制方法 按照配方备料,将各种原材料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培养料含水量根据料堆处理方式进行调整,以pH值7~7.5为宜。 4.4 料堆处理 4.4.1 熟料栽培料堆处理方式 将培养料按比例混合,调整含水量为60%~65%,然后装入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内,装料松紧适度,用线绳扎紧,放入常压灭菌锅或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常压要求保持100℃,15小时以上。高压灭菌需先排尽锅内冷空气,关闭排汽阀,当压力升到0.14MPa后,保持恒压2.5小时~3.5小时。 4.4.2发酵料栽培料堆处理方式 建堆:将干料混匀后,加足水分至培养料含水60%~75%。混拌均匀后将料堆成宽1.0米~1.3米,高1.0米~1.5米,长度不限的料堆。料堆四周尽可能堆陡一些。建堆时,将料抖松抛落。堆成之后,用木棒(直径5厘米左右)在料上插通气孔,每隔0.2米插一孔。建堆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或用草帘、稻草覆盖。 翻堆:发酵料多在春、秋堆制,建堆后48小时~72小时应进行第1次翻堆。翻堆时仍须将料抖松,以增加料中含氧量。同时,将上下、里外的培养料互换位置,以便培养料均匀发酵。全部发酵过程历时6天~8天,翻堆3次~4次即可。 检查:建堆48小时左右,若能正常升温至60℃以上,开堆时可见适量白色菌丝,表示堆料含水适中,发酵正常。堆料不能发酵升温,应及时翻堆,将料摊开晾晒,或添加干料至含水量适量,再将料抖松重新建堆发酵。 优质培养料应具有棕褐色、无臭、松紧适中、透气性能好等理化性状。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5%左右,手抓一把料握紧,手指间有3滴~4滴水渗出。以pH值7~7.5为宜,无氨味。 4.5接种 4.5.1 熟料栽培 将灭菌后的培养袋放入冷却室冷却,温度降至室温后采用两端接种的方式进行接种,接种量以布满料面为准,接种后两端套上套环,盖上封口纸,用线绳或皮套扎紧。 4.5.2 发酵料栽培 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边装入培养袋内边接入菌种,采用三层料四层菌种或二层料三层菌种的接种方式,表层菌种量以布满料面为准。 4.6发菌期管理 榆黄蘑栽培,宜采用叠袋发菌法进行发菌,即把接种后的菌袋放入菇棚内,直接平卧重叠成高约1米左右的数行菌袋墙,菌墙之间留50厘米~60厘米的人行道。棚内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50%~70%,保证空气新鲜,保持黑暗状态,接种后35天~40天菌袋发满,表现为整体洁白。 4.7 出菇管理 当菌丝发满后,再经过5天~7天,袋口料向外长出大量子实体原基,即可打开封口纸,让原基长大,此时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调整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温度控制在25℃左右,经常通风换气,保证出菇良好。 4.8采收 应选择菇盖展开,尚未弹射孢子前进行采收,此时菇内紧实,个体重量达到高峰,产品产量高,质量好。采收前,应停止喷水一天,菇体含水量低,香味浓,菇盖在贮运过程中不易破碎;采收时,一手捏住菇柄,用利刀轻轻割下,不要将料面破坏菌丝长好后,再喷水催菇,,一般情况下一个生产周期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