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贵州省绥阳县私立育才中学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第八课 登岳阳楼》课件.ppt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参考答案: 4.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拓展二 忧国忧民的情怀(看视频) 熟读、背诵、默写! * * 登岳阳楼 (唐)杜甫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写作背景 洞庭湖君山岛风光 洞庭湖君山岛风光 登岳阳楼全景 岳阳楼西临洞庭湖万顷波涛 飞 檐 杜甫(712-770) (712—77 0 杜甫(712—770)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唐肃宗时期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后世称为杜拾遗,杜工部。 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 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同情人民,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望岳》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兵车行》、《丽人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月夜》、《春望》、 “三吏”、“三别”等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岳阳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 多反映沦陷区生活的诗篇,或感时忧国,或思家念亲 洋溢着青年杜甫的蓬勃朝气。 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标志着他经历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 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欣赏何景,何情? 二.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景?①句意②特点③感觉(时间,季节,地点) 炼字? ①字义②句意③效果或情感 表现手法? ①手法是什么 ②结合句子分析 ③效果或情感 三.情怀:体会杜甫关注现实和民间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目标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 (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写作背景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1、“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昔闻”: “今上”: 渴望向往已久 如愿以偿 -甚喜 时代变迁-忧时 抱负难展-感伤 今昔对照 虚实交错 探究首联 颔联是写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矽力杰产品规格书SY5055.pdf VIP
- 道闸项目报价清单.xlsx VIP
- 贵州省预防接种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AASHTO-LRFD-SI-2007(4)桥梁手册第四章中文版.doc VIP
- AASHTO LRFD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AASHTO LRFD桥梁设计规范).docx VIP
- 迅达常用备件识别号查询手册_Ae5.pdf VIP
- 数学学科业务工作报告.pdf VIP
- 2023年春学期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表.docx VIP
- 基于AASHTO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的应用与研究.doc VIP
- 小班科学方方和圆圆教案反思.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