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技部973(重大研究计划,基于肿瘤微环境调控的纳米抗.doc
聂广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科技部973(重大研究计划,基于肿瘤微环境调控的纳米抗肿瘤材料的设计和机制研究)首席科学家;华东理工大学和美国The Methodist Hospital Research Institute兼职教授(Senior Affiliate Member);中国毒理学会纳米毒理学分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自由基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在Blood,JACS, Angew Chem, Advanced Materials, JBC, Small, Biomaterials,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Antioxidants Redox Signaling和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等专业期刊发表篇文章。2008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回国,建立了“纳米-生物界面化学”实验室,开展纳米结构和生物体相互作用的界面化学和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工作主要结合化学、纳米和生物技术、生物材料和生物化学等手段,研究纳米和生物界面相互作用的基本化学规律,以及新型纳米结构在生物医学的应用。
教育经历
1999.9-20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学博士
1996.9-1999.7 吉林大学酶工程实验室,生物化学硕士
1992.9-1996.7 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学学士
科研工作经历
2008.5-至今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2002.9-2008.5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后
2000.6-2000.12 英国国立食品研究所,访问学者
主持的研究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执行中)
项目名称:基于肿瘤微环境调控的抗肿瘤纳米材料设计和机制研究
起止时间:2012-2016.09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海外引进杰出人才择优支持(责任人,执行中)
项目名称:纳米生物学和纳米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责任人,执行中)
项目名称:储铁蛋白复合体降解的分子机理研究
起止时间:2010-201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面上项目(责任人,执行中)
项目名称:以线虫为模型研究金属代谢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起止时间:2010-2012.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合作研究基金项目(中方责任人,执行中)
项目名称:基于纳米蛋白芯片技术定量检测Hepcidin方法疾病早期诊断
起止时间:2012-2013. 12
报告题目: What We Have Seen and Learned at Bio-Nano Interfaces
随着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纳米材料的工业化应用,特别是在生物医药、健康和环境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纳米-生物界面的生物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机制和其对生物纳米材料在生物体作用的深远影响越来越重视,期望通过对界面化学的机制研究,一方面能够指导新型纳米药物的研发;另一方面,希望尽量把可能的毒副作用控制在最小范围。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不仅是物理、化学、材料学、生物医学和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广泛交叉的最好例证,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预见,未来的具有革命性变革的科学技术最有可能产生于传统学科的交叉点。希望能和大家分享我们课题组近3年来在纳米生物界面方向上的一些探索和心得,和大家讨论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
代表性论文 (2005-)
Xin Tian, Motao Zhu and Guangjun Nie, How nanotechnology can help membrane vesicle-based cancer immunotherapy development, Human Vaccines, accepted
Motao Zhu, Guangjun Nie, Huan Meng, Tian Xia, Andre Nel, and Yuliang Zhao,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determine nanomaterial cellular uptake, transport and fate, Submitted to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in press.
34. Wen-Shuang Wu, Ya-Shuo Zhao, Zhen-Hua Shi, Shi-Yang Chang, Guangjun Nie, Xiang-Lin Duan, Song-Min Zhao, Qiong Wu, Zhen-Ling Yang, Bao-Lu Zhao and Yan-Zhong Ch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