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类型水样中的总.doc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类型水样中的总
摘要 [目的]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类型水样中的总镉含量。[方法]对样品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在灰化温度1 000 ℃,原子化温度1 850 ℃条件下测定。[结果]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3.0 μg/L,r=0.999 7方法检出限为0.023 μg/L;精密度为1.2%~7.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05%~109%。[结论]所建立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能够准确测定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中总镉的含量,方法具有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可获得满意结果。
关键词 微波消解;水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总镉
中图分类号 O65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205-02
镉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镉进入血液后迅速与金属巯蛋白(metallothionein,MT)结合形成镉金属巯蛋白(MTCd)。镉的毒性很大,可在人体内蓄积,主要蓄积在肾脏,引起泌尿系统的功能变化。水中含镉0.1 mg/L时,可轻度抑制地表水的自净作用。用含镉0.04 mg/L的水进行农溉时,土壤和稻米受到明显污染;农溉水中含镉0.007 mg/L时,即可造成污染。日本的痛痛病即镉污染所致,临床表现为背和腿疼痛,腹胀和消化不良,严重患者发生多发性病理性骨折。镉是我国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之一,镉的常见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质谱法等。目前,由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操作简便、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在土壤、食品、生物、水质等样品中重金属的检测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中的总镉进行了测定,并对相关试验条件进行了探讨和优化,建立了水中总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仪器。Zeenit7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自动进样器、热解涂层平台石墨管、微波消解仪、电热板。
1.1.2 试剂。1 000 mg/L镉标准储备液(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硝酸(优级纯,德国默克公司);30%双氧水。
1.2 工作条件及仪器参数
波长228.2 nm,灯电流2.0 mA,光谱通带0.4 nm,灰化温度1 000 ℃保持10 s,原子化温度1 850 ℃保持4 s,除残温度2 000 ℃。
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将标准储备液用0.2%硝酸逐级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0.50、1.00、1.50、2.00、2.50、3.00 μg/L的标准曲线点,由仪器自动绘制标准曲线。
1.4 样品前处理
总量样品需要消解,步骤如下:取25 mL混合均匀水样于微波消解罐中,再加入1.0 mL 30%过氧化氢,加入5.0 mL浓硝酸,如有大量气泡产生,置于通风橱中静置,待反应平稳后加盖旋紧。放入微波消解仪中,消解仪升温时间10 min,消解温度180 ℃,保持时间15 min[1]。
程序运行完毕后取出消解罐置于通风橱内冷却,待罐内温度与室温平衡后,放气,开盖,移出罐内消解液,用试验用水荡洗消解罐内壁2次,收集所有溶液,转移到5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摇匀,待测。也可用电热板在亚沸状态下,加热赶酸至1 mL,用0.2% HNO3定容至25 mL容量瓶中,摇匀,待测[2]。
可滤态:样品通过0.45 μm滤膜过滤后直接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灰化温度的确定
灰化的目的是蒸发去除共存的基体和局外组分,从而减轻基体干扰,降低背景吸收[3]。在试验中取同一浓度样品保持原子化温度不变,改变灰化温度,观察吸光度的变化情况。由图1可知,灰化温度在1 000 ℃时吸光度最大且稳定,最后确定灰化温度为1 000 ℃。
2.2 原子化温度的确定
固定灰化温度和灰化时间,改变原子化温度(温度范围1 800~2 000 ℃),观察吸光度的变化情况。由图2可知,随着原子化温度的升高,吸光度不断升高,当温度升到1 850 ℃时,吸光度达到最大,随后有所降低,即确定原子化温度为1850 ℃。
2.3 工作曲线线性范围
试验对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工作曲线在0~3.00 μg/L之间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7,回归方程y=0.136 6x+0.007 9。
2.4 方法检出限、精密度
对浓度值约为0.05 μg/L和0.10 μg/L的标准溶液分别进行7次重复测定,根据方法检出限计算公式:MDL=t(n-1,0.99)×S,式中,t(n-1,0.99)为自由度为n-1、置信度为99%时的t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一季度专题党课讲稿讲稿:提升党性修养践行使命担当.pptx VIP
- 频率选择表面赋能多功能隐身雷达天线罩:理论、设计与应用探索.docx
-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直接打印版.pdf VIP
-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荒漠生态系统野外观测(HJ 1170—2021).pdf VIP
- DB35T 2081-2022 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一体化管理技术要求.pdf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pdf VIP
- 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pdf VIP
-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技术核定单完整版.doc VIP
-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HJ 1169—202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