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练优】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两小儿辩日》教案 (新版)鄂教版
19.两小儿辩日
一、导入: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有个问题:长安和太阳哪个更远?
他的理由是:长安尽管远但肉眼看不见,而太阳却时时能见,故为太阳近。
二、熟读成诵,培养语感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直至流利。
3.学生自告奋勇朗读,师生互评。
4.全班齐读,力争背诵。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注重朗读,如此简短的文章,完全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当堂背诵下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会背以后对文章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三、自主学习,掌握内容
1.四人一组,运用工具书进行讨论式自主学习。若有问题,记下来,全班解决。
2.自主发问,互相帮助,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回答,对于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3.指名进行全文翻译,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
四、演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位学生,一人演孔子,另两人演小儿。孔子的话可由学生自由发挥,符合文义即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的学生都有极强的表现欲望,可以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尽情地发挥才情。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五、探究课文,理解内涵
1.全班讨论:从两小儿的辩斗中,你有哪些启发? 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并思索其中的道理
2.全班讨论:对两小儿所持看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对此是很感兴趣的,可以让他们积极发表看法,不必强求他们的回答有多少科学依据,能自圆其说即可,关键要保护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3.你认为学生该不该笑孔子?“孔子不能决也”一句说明了什么? 笑与不笑,只要能说出理由即可,不必苛求,关键要保护学生深入考虑问题的积极性。但是要让学生明白知识是无穷尽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六、1、 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2、 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七、课外延伸
日喻 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眇:盲,瞎。或:有人。扣:同“叩”,敲打。扪:抚摸。揣:抚摸。龠:古乐器,形状像笛。
一个天生的瞎子,从来没有见过太阳是什么样子,他向眼睛好的人询问。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个铜盘。”他敲敲铜盘,听到了它的声音。后来有一天他听到钟响,便以为是太阳。另外有个人告诉他:“太阳的光像蜡烛。”他摸了摸蜡烛,记住了它的形状。后来有一天他摸到短笛,就以为是太阳。太阳同钟和短笛相差也够远了,可是瞎子却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别,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太阳,只是向人家询问得来的。
启示:做学问如果不通过自己刻苦钻研,亲身实践,只是靠打听别人,随便相信别人,就一定不会深入,不仅失于片面,而且还容易犯错误。学习,不能只空谈理论,而是得自己下真功夫,下苦功夫,要有真才实学,要受到实际锻炼。
八、布置作业
- 2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综合训练 整式的加减运算.ppt
- 综合训练 角度的基本计算.ppt
- 考点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doc
- 罗马人的法律 教学笔记.doc
- 考点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
- 腾王阁序学案.doc
- 节综合训练 有理数的加减法.ppt
- 节综合训练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ppt
-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作文指导课:《走进初三,我想说》导学案.doc
-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鼎湖山听泉》导学案(无答案).doc
- 【学练优】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晏子使楚》学案(无答案)(新版)鄂教版.doc
- 【学练优】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两小儿辩日》教学课件 (新版)鄂教版.ppt
- 【学练优】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晏子使楚》教案 (新版)鄂教版.doc
- 【学练优】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牧鹅散记》学案(无答案)(新版)鄂教版.doc
- 【学练优】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唐宋诗中的物候》学案(无答案)(新版)鄂教版.doc
- 【学练优】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甘露的秘密》教案 (新版)鄂教版.doc
- 【学练优】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甘露的秘密》学案(无答案)(新版)鄂教版.doc
- 【完全解读】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写作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完全解读】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奇妙的克隆》(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核按钮】(新课标)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集合及其运算习题 理.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