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灵芝菌糠悬浊液培养粉状毕赤酵母研究.doc
灵芝菌糠悬浊液培养粉状毕赤酵母研究
摘 要:通过混合因子设计,以粉状毕赤酵母最大生物量为参照,比较了在以灵芝菌糠悬浊液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培养基中,菌糠浓度、菌糠处理方式、玉米粉添加量三者对粉状毕赤酵母生长的影响,初步考察了经膨化处理的菌糠和未经处理的菌糠之间的区别,得到了经优化的灵芝菌糠悬浊液培养基,其最优配方为膨化灵芝菌糠0.100 g?mL-1,玉米粉0.010 g?mL-1,经由52 h培养后,粉状毕赤酵母的最大生物量为4.527×1010 CFU?mL-1。
关键词:菌糠;培养基;膨化;毕赤酵母
中图分类号:S646.9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7.031
Abstract:Though mixed factor design,and in condition of the maximum biomass at Pichia farinose, the effect on the Pichia farinose growth in liquid culture mediums which are mainly WMFC of three factors was compared including waste material from fungal culture (WMFC);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WMFC;the addition of maize flour,and the difference of WMFC between puffing treatment and untreated was preliminary studied,and the optimized composition of WMFC liquid culture mediums was obtained. The optimal formula of this culture medium composition was including puffed WMFC of ganoderma lucidum 0.100 g?mL-1,maize flour 0.010 g?mL-1.By cultured in this culture mediums,the maximum biomass of Pichia farinose could reach in 4.527×1010 CFU?mL-1after 52 hours.
Key words:waste material from fungal culture (WMFC);culture;puffing;Pichia farinose
在食用菌栽培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含有菌丝体的培养基质,在栽培结束后,这种被称为菌糠(Waste medium of fungi culture,WMFC)的培养基废料的处理问题一直是食用菌栽培中的重要问题,尤其在近年来我国食用菌栽培的规模已经十分可观的情况下,产生的废弃菌糠以万t计[1]。食用菌菌糠中含有大量来自于所栽培食用菌菌丝体的多糖和菌体蛋白,以及尚未利用的培养基成分,营养价值上超越了作物秸秆,甚至于和麸类[2-3]以及玉米粉[4]相当。因此,将食用菌菌糠作为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拓展工业微生物培养基的原料来源,在实际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菌糠来源于食用菌栽培培养基,大部分营养成分已经被食用菌所利用,或转化成菌丝成分,或转化为具有化感作用的代谢产物,使得菌糠对于同种或异种食用菌菌丝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6]。其中,大部分为食用菌的细胞壁成分,为结构复杂的杂多糖类物质[7]。因此,通过挤压膨化处理这种物理手段,对其菌糠进行预加工,以期改变原有的糖类、纤维类物质的组成,并去除化感物质,不失为一种廉价而有效的处理废弃菌糠的方法。
因此,本研究以灵芝菌糠以及膨化处理后的灵芝菌糠作为发酵培养基原料,进行培养毕赤酵母的初步研究,为食用菌菌糠的新的利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并验证膨化处理方式在食用菌菌糠处理方面的可行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 种
粉状毕赤酵母Pichia farinosa,编号FL7,引自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分离自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实验基地所采集的食用菌菌糠废弃物堆肥,使用0.5 mL YEPD液体培养基[8-9]分装于1 mL聚丙烯离心管中于4 °C冰箱保藏。
1.2 原料及处理
菌糠悬浊液培养基的制备采用以下2种经过不同处理的灵芝菌糠。
普通灵芝菌糠:取赤芝Ganoderma lucidum栽培结束,子实体已采收后所余含有菌丝体及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