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社会组织“贺新”的功能和当代价值.docVIP

傣族社会组织“贺新”的功能和当代价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傣族社会组织“贺新”的功能和当代价值.doc

傣族社会组织“贺新”的功能和当代价值   【摘 要】“贺新”是孟连傣族村寨中最基层的社会小群体组织。它产生于全民信奉佛教的社会土壤中,至今仍旺盛不衰,并注入了新的活动内容。“贺新”在实现村民小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增强了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在结合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的文化创新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贺新;社会功能;价值   傣族是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主体民族,根据200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县的傣族人口有2392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1?69%。佛教系孟连县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现有佛寺66座,信教群众达2112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74%,有教职员299人,经常参加活动的佛教徒3039人。由于孟连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上在东南亚小乘佛教文化区域内的地位和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具有边境特色的傣族传统文化,而且至今仍得到传承和发扬。   “贺新”是孟连傣族社会网络中的小群体组织。根据中国当下的行政划分,村民委员会下面分成了若干个村民小组,每个小组几十户或上百户不等,村民小组要对村委会尽应尽的义务,村里的公务会被分解到各个村民小组中,如公用道路、沟渠修建与养护,村寨里修建佛寺、学校,祭祀神灵、节庆活动等等需要的资金和人力,都由小组自己来安排分配;小组内每个家庭建房、赕佛、婚丧嫁娶等等,小组都有义务去帮助解决,小组内发生什么矛盾也在组内进行协调;村中经常举行文艺竞赛,体育竞赛等等活动,也都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来进行的。   但在孟连县傣族社会网络中,村民小组下面还有更小的群体组织,傣语称其为“贺新”,它把村民小组的义务和责任进一步分解细化。“贺新”是孟连傣族社会网络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和环扣,也是傣族村社互帮互助制度存在的基础,它用特殊的方式维系着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与和谐稳定。近年来,“贺新”的优良传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价值。以下就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傣族社会组织“贺新”的起源、功能和当代价值进行探讨。   1 “贺新”的起源   佛教的正式传入孟连并修建佛寺是在明弘治六年至正德九年(1493~1514)间。孟连长官司长官刀派沾在任期间,孟连地方强盛,过往客商多,传闻缅甸盛行佛教,于是刀派沾派4个大头人,带领随从数十人,携骏马4匹,及金银器皿、采缎等礼物去勐安瓦(即阿瓦,位于曼德勒西南,缅甸宣慰司首府,上座部佛教圣地),送给当地土司。缅甸土司回赠大象4头、经书3本(经、律、论三藏)、菩萨4尊以及法器、仪仗等,佛教由此传入孟连。此后,佛教逐渐在孟连傣族中流行,以至成为普遍信仰,对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自从孟连傣族把南传上座部佛教奉为全民信奉的宗教,佛教便渗入傣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村民的生老病死息息相关。每年从“关门节”至“开门节” (即雨安居)内有13周,村民要举行13次斋戒活动。届时,善男信女要住进佛寺诵经斋戒,每天只吃一次饭。每次举行这样的活动,就由一个小群体组织―“贺新”来负责提供饭食。由于傣族全民信奉佛教,几百年来,这个小群体组织一直存在,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活动内容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2 “贺新”活动的内容   以勐马大寨村民小组为例,该小组隶属于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勐马村,有居民143户、人口520人,小组内按村民居住的路段分为12个 “贺新”。每个“贺新”由9至15户村民自愿组合而成。其中包括回乡居住的离退休干部。“贺新”的活动内容如下:   1)每个“贺新”每年由两户村民担任头领,傣语称“召贺新”。其职责就是组织成员参加各种活动。这些活动需要的资金,由“贺新”负责在小群体组织内摊派。任期结束时,头领要把上年节余的经费移交给新的头领。   2)每个“贺新”每年负责佛寺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即每年每户村民交10元钱、10斤大米,不足部分由小沙弥再到寨子里化缘解决。雨安居(从“关门节”至“开门节”之间)期间,全寨举行十三次斋戒活动。每次活动由一个“贺新”提供斋饭(先后顺序在年初抽签决定),其余一次则由全寨负责提供。此外,每个“贺新”都要轮流做东,宴请全寨村民聚餐,以增进村民之间的情感。   3)由于在傣族社会中,很多重大的事务并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因而,每个“贺新”要参加全年的村寨集体节庆赶摆以及祭祀寨神、勐神、战神、祈风、祈雨等自然崇拜活动,此外,还要分担修桥补路、修沟挡坝、打扫卫生等村寨义务。   4)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互帮互助。一家有事,每家都要出人出力。如一家建房全寨都会去帮他把房子建起来;遇到哪家办丧事,全村人都要来相帮,去世前每家都要派人来守护,去世后,有的“贺新”负责挖墓穴,有的负责抬棺材,一直到这一家的丧事办完。在耕种和收割的季节,“贺新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