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金丝猴新发现的灵长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怒江金丝猴新发现的灵长类.doc

怒江金丝猴新发现的灵长类   怒江金丝猴,即黑仰鼻猴,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灵长类物种。除了拥有标志性的“朝天鼻”外,一身近乎全黑的毛发使其明显不同于同属的其他4个兄弟种。   2010年3月,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在缅甸克钦邦东北部进行长臂猿生存及保护现状调查时意外发现的仰鼻猴新物种“Burmese snub-nosed monkey”,中文译名为“缅甸金丝猴”。2011年10月中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片马地区同样发现该物种活动踪迹并首次拍摄到其野外活动影像,距缅甸发现地仅约50千米,时任中国灵长类专家组组长龙勇诚建议将其中文名定为“怒江金丝猴”。怒江金丝猴的发现一度震动全球动物学界和灵长类学界。以生物多样性丰富而著称的横断山脉地区再次带给人们惊喜。   活跃在高黎贡山   怒江金丝猴数量到底有多少?分布在哪些区域?栖息地和行为生态习性如何?它和其他4种仰鼻猴的亲缘关系如何?栖息地丧失和盗猎对它造成的威胁影响有多大?该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相关的野外调查和研究工作旋即展开。   目前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已证实与怒江金丝猴在形态和地理分布均最接近的是滇金丝猴(黑白仰鼻猴),两者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上,分化于约33万年前。而与越南北部的越南金丝猴(东京仰鼻猴)亲缘关系最远;怒江金丝猴已知分布区均在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上游称恩梅开江)和怒江之间的高黎贡山地区,初步估计活动范围在海拔1720米~3700米,缅甸一侧可能有约3群~4群,260个体~330个体。中国境内可能至多有10群,约490个体~620个体,仅分布在怒江州泸水县怒江以西的片马、鲁掌、大兴地和称杆地区,具体分布区和种群数量仍待继续调查,其具体行为生态等方面的研究则刚起步。由于商业采伐、盗伐盗猎等因素已严重威胁黑仰鼻猴生存,且种群呈快速下降趋势,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将其评定为极度濒危物种(Critically Endangered)。   2013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开始专门针对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段北部,即怒江州片马地区(26°2.337 N,98°39.127 E)的怒江金丝猴进行野外调查和行为生态初步研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周边社区群众此前??数度目击猴群,稍早的报告指出这里可能有最多三四群黑仰鼻猴活动,由于缺乏直接证据,目前仅确认存在一群约100只个体。除此之外,人们对怒江金丝猴的种群数量、家域面积、食性、活动规律、社会结构等基本生物学信息几乎一无所知。   高黎贡山超过4000米的海拔落差造就了不同的景观植被带,并拥有云南省面积最大且连片的原始森林。对于需深入林中进行野外工作的人员而言,却宛如噩梦般的绿色迷宫,调查研究新发现的怒江金丝猴更为困难。在野外进行直接追踪搜寻时,研究人员往往跋山涉水搜寻数月却难觅猴踪,即便发现猴群也常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因此研究组除了以传统方法在山上进行搜寻,也采用红外陷阱相机监测法协助调查。   地面活动便于红外监测   相较大多数传统方法,红外陷阱相机监测法作为一种非损伤性取样研究方法,对于野生动物行为的干扰影响非常小,可记录下野生动物近乎自然的行为,对调查研究物种丰富度、种群动态、分布区域、社会结构、行为、种间关系等有极大的帮助。然而红外陷阱相机本身也有技术限制,目前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大型有蹄类、肉食类兽类和地栖鸟类,对大多生活在树冠层的树栖灵长类动物则研究很少。幸运的是,与人们的想象有所不同,仰鼻猴并非是一类严格树栖的灵长类动物:就怒江金丝猴而言,2011年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在缅甸进行初步调查时就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少量雌猴和幼猴在地面活动的照片,证实缅甸的种群依然存在且具有繁殖能力,对同属的滇金丝猴、川金丝猴(金仰鼻猴)观察研究同样发现它们经常下地活动、觅食,这给红外陷阱相机监测研究仰鼻猴提供了可能。   起初,大家对红外陷阱相机能否有效监测片马地区的怒江金丝猴感到迷茫,没人知道它们是否会经常下地、哪些地点下地活动可能性较大,甚至连猴群大致的活动范围和线路都不大清楚。初期,研究组在野外翻山越岭、大海捞针般艰苦搜索,逐渐开始在猴群活动痕迹较多、部分可能的游走路线、水源地和一些重要兽道、活动场放置红外相机。相机选用Ltl-Acorn 5210A和6210MM,均设置为拍摄最高画质照片,每次触发连拍3张照片,触发间隔1秒。与一般调查大型兽类时类似,相机放置一般捆扎在粗大乔木离地30厘米~50厘米处,相机朝向与猴群可能移动路过的路径呈锐角或正对可能的活动场、水源地。具体相机布设位置经过精心挑选,尽量避免布设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且对相机进行适当伪装,布设于荫蔽处并对相机前方草木进行适当清理,最大限度避免相机丢失和误触发。通常1到2个月研究组就对相机进行检查,更换SD卡和电池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