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路技术简介new.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线网路技术简介new.ppt

無線網路技術簡介 Outline 無線電波技術 IEEE802.11規格標準 藍芽技術 HomeRF技術 個人行動通訊系統 前言 目前應用在無線網路上的無線資料傳輸技術,大致上可以分為下列兩大類: 光傳輸:紅外線(Infra-Red)與雷射(Laser)所採用 無線電波傳輸:窄頻微波技術(Narrowband Microwave)、展頻技術(Spread Spectrum)、使用無線電波傳輸的各式無線網路技術(無線區域網路、藍芽技術、HomeRF及HiperLan技術等) 光傳輸 以光傳輸方式為發展依據的主要有「紅外線傳輸」及「雷射」兩種類型 光的特性所帶來的限制: 光無法通過大部分的遮蔽物 光會因傳輸的介質(如空氣、水分子或固狀物等),而產生散射和折射等物理現象 無線電波傳輸 具備較佳的穿透力,在使用規劃就會比較有彈性 不須特定方向(全方位) ,可降低施工成本 以無線電波傳輸方式為發展依據的主要有:窄頻微波技術、展頻技術、各式無線網路技術(無線區域網路、藍芽技術、HomeRF等) IEEE802.11規格標準 IEEE 802.11家族技術就是被設計用來支援行動裝置在一些小範圍內進行無線運算,像是在建築物內、機場或是公園等等 目前最被廣泛使用的無線區域網路標準即是IEEE 802.11規格,其制定的協定層(Protocol Stack)主要為兩個階層: 實體層(Physical Layer) 媒體存取控制層(MAC Layer) IEEE802.11規格標準 1985年,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開放三個ISM頻段902~928 MHz、2.4~2.483 GHz、5.725~5.875 GHz等三個頻段。此一動作不僅滿足了當時對通訊頻寬日益增加的需求,對於無線網路發展更有著重要的影響 IEEE組織於1997年所制定之IEEE 802.11無線網路標準;IEEE 802.11主要目標就是要制訂一套適合在無線網路環境下作業的通訊協定(使用2.4GHz或5GHz) IEEE802.11規格標準 IEEE 802.11的參考模式主要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定義適用於所有無線網路系統的媒體存取控制層(MAC Layer)標準規格; 第二部分制訂和傳輸媒介相關的實體層規格; 第三部分則是說明省電模式(power saving functionality)的部分 IEEE802.11規格標準 IEEE 802.11規格標準的主要特性如下: 資料傳輸速率高。IEEE 802.11b規格支援11Mbps的最高傳輸速率,802.11a規格則提高速率至54Mbps。 傳輸媒介為無線電波 為了因應無線區域網路的特性而採用了「載波感測多重存取/衝突避免(CSMA/CA)」技術 CSMA/CA技術可避免大部份不必要的資料封包衝撞,因此可提供保證傳送服務 適合多媒體資訊傳輸。1~11Mbps的資料傳輸速率足以應付資料傳輸量大且有及時需求的多媒體資訊 藍芽技術 (Bluetooth) Bluetooth技術的概念最早起源於西元1994年,由易利信公司(Ericsson)最先提出 Bluetooth是一種低成本的無線射頻收發技術,它具有體積小、低耗電量的特性 可讓兩個手機或資訊設備之間,能夠使用無線模式來傳遞資料 藍芽技術 使用了藍芽技術,我們將不需要使用任何纜線即可將各式的筆記型電腦、手機和耳機,甚至鍵盤、滑鼠等等設備相互串連。使用無線電波傳輸具有穿透能力強、沒有傳輸角度限制的特性也比紅外線理想許多。 西元1998年由易利信、諾基亞(Nokia)、東芝(Toshiba)、IBM、英代爾(Intel)共同發起並成立「藍芽SIG聯盟(Bluetooth SIG; Special Interest Group)」,這個組織在創立之初只有五家廠商。 到西元1999年六月時,加入了摩托羅拉(Motorola)、3Com、惠普(HP)、朗訊(Lucent)、三星(Samsung)及康柏(Compaq)等通訊大廠,成員也迅速的增加到751個。 目前加入藍芽聯盟的廠商已達2千多家。藍芽SIG聯盟共同制訂出一種使用於短距離(小於10公尺)、低功率(小於100mW)、低成本應用的無線傳輸標準,也就是藍芽標準。 藍芽技術 藍芽(Bluetooth)技術的設計構想,可視為短距離無線傳輸的解決方案;其目的是要整合資訊、娛樂、通訊及消費性電子設備,成為一個完整的家庭無線網路 E.g. 取代電腦、週邊設備與行動電話間的纜線,成為一種開放的無線通訊標準。 藍芽技術可在1到10公尺範圍內建構起專屬個人的無線區域網路(Piconet網路),最多可以容納八個裝置同時進行連線的區域網路,其最大傳輸速率約可達 1Mbps,未來則可擴充為2 Mbps 使用2.4 GHz無線電

文档评论(0)

dreamzhangn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