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蕨类植物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

蕨类植物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 要】从抗菌抗病毒作用、抗氧化作用和抗肿瘤作用方面对蕨类植物多糖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蕨类植物多糖;药理作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20-02   蕨类植物( Pteridphyta),又称羊齿植物,是一群在种质和代谢方面均具有多样性的孢子植物。全世界蕨类植物约有1.2万多种,中国约有2600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5[1]。蕨类植物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目前已知可供药用的约有48科108属396种[2]。药用蕨类植物多以全草或根茎入药,具有利尿、消肿、止血等功效,可治疗咽喉肿痛、疮毒、菌痢、尿路感染、急性肠炎、腮腺炎、湿疹、肝炎等多种疾病。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多糖、黄酮、酚类、有机酸、氨基酸、甾醇、内酯等[3]。目前关于蕨类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以黄酮和酚类的居多,其他成分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4]。   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膜、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中,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是由醛糖或酮糖通过苷键连接在一起,分子量一般为数万甚至数百万,是构成生命活动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与维持生物基本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目前已知其在生物体内不仅是作为能量资源和构成材料,而且存在于一切细胞膜结构中,参与细胞各种生命现象的代谢活动,也是生物体内除核酸和蛋白质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生物分子。近年来研究发现,植物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5-6]。多糖为药用蕨类植物中的一类主要活性成分,目前对其药理作用报道较少,本文将对药用蕨类植物多糖类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 抗菌抗病毒作用   蕨类植物多糖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活性。许柑叶[7]等分别考察了芒萁、乌蕨(S. chusana)、蕨(P. aquilinum)、蜈蚣蕨(Pteris vittata)、井栏边蕨、金粉蕨(O. japonicum)、扇叶铁线蕨(A. flabellulatum)和华南毛蕨(C. parasiticus)8种蕨类植物多糖对8种细菌和真菌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蕨类多糖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陶海南[8]等首次从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中分离提取的多糖,并应用其治疗外科烧烫伤,结果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色八叠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抗菌消炎效果优于原药。另外,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L)[9]多糖与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10]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细菌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抗氧化作用   蕨类植物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王倩倩[11]等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研究发现,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 根状茎中多糖的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Liu[12]从猴腿蹄盖蕨(Athyrium multidentatum (Doll.) Ching)中分离得到两个分子量分别为6368和9252Da的多糖组分,且证明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并且其抗氧化活性强弱与分子量和多糖磷酸化程度有关。Xu[13]研究发现从蕨(P. aquilinum)中分离获得的分子量为458,000 Da的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清除超氧化自由基和抑制1,2,3-phentriol的自身氧化。   3 抗肿瘤作用   半边萁多糖的提取和抗肿瘤活性实验还表明半边萁多糖对人肺腺癌SPCA-1、 HL60细胞和CNE-2Z细胞,小鼠S180瘤和小鼠HepA肝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显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14-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对植物多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相继报道了100多种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感染、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生理活性的多糖。这与蕨类植物的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止血解毒等作用相契合。蕨类植物虽然作为植物界中的一大类群,但目前对其多糖类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报道较少,深层次的作用机制研究更鲜有报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化学分离与分析技术的完善,药理学研究方法与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蕨类植物多糖类成分的研究必将有更加深入、更为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   [2] 秦仁昌. 中国植物志(第二卷)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3] 戴锡玲, 李新国, 张莹. 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研究及其开发利用 [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3, 19(6): 397-399.   [4] 王玲, 和兆荣. 药用蕨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