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泻下药 一、泻下 本类药物均有泻下作用;泻下作用有效成分不同,其机理也不同。按其泻下机理可分为:刺激性、容积性、滑润性泻下作用 二、利尿 峻下药能引起剧烈腹泻并兼有较强的利尿作用。 三、抗病原体 体外实验显示,大黄、芦荟、番泻叶中所含的苷元——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对多种致病菌、某些真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 四、抗炎 大黄和商陆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五、抗肿瘤作用 大黄、芦荟、商陆、芫花、大戟均有抗肿瘤作用 共同药理作用 一、泻下 二、利尿 三、抗菌、抗病毒 四、抗炎 五、抗肿瘤 大黄 一、泻下作用 机理: 1.大黄口服后,结合型蒽苷大部分未经小肠吸收而抵达大肠,被细菌酶水解生成苷元,苷元刺激肠黏膜及肠壁肌层内的N丛,促进肠蠕动而发挥致泻作用。 2.蒽酮具有胆碱样作用,可兴奋肠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加快肠蠕动. 3.大黄抑制肠平滑肌上 Na+、K+-ATP 酶,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肠腔容积增大,机械刺激性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加快. 4.部分原型蒽苷自小肠吸收后,经过肝脏转化,还原成苷元,由血液或胆汁运至大肠而发挥泻下作用. 特点: 1.单味大黄泻下作用缓慢,服药后6-10 小时,才能出现泻下. 2.大黄久煎,泻下作用逐渐减弱,甚至出 现继发性便秘,煎煮10-15分钟,泻下 作用最强. 3.生大黄比酒大黄、醋大黄泻下作用强 二、胃粘膜保护,抗急性胰腺炎 1、大黄具有胃粘膜保护作用: 促进胃粘膜PGE生成,增强其屏障功能 ; 降低胃酸分泌; 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 2、大黄的有效成分, 如大黄素、芦荟大黄素、 大黄酸等对各种胰酶有 抑制作用,减弱胰酶对 胰腺细胞的自我消化。 三、利尿、治疗氮质血症 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治疗氮质血症机理 1.使肠内氨基酸吸收减少 2.血中必需氨基酸增高,使蛋白质合成增加 3.抑制体蛋白分解从而减少BUN 血浆尿素氮 来源 4.促进尿素和肌酐随尿液排泄 5.抑制肾代偿性肥大、缓解高代谢状态 四、止血 1.有效成分:d-儿茶素、 没食子酸 2.机理:1 收缩损伤局部血管,降低毛细血 管通透性 2 促进血小板聚集与粘附 3 降低抗凝血酶III活性 五、抗菌 体外实验表明,大黄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淋球菌最敏感。 抑菌有效成分: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 毒性: 恶心、呕吐、腹痛、黄疸。大鼠长期服用可出现肝脏毒性。 * * 泻下药 里实证 胃肠积滞,实热 内积,水饮内停 功能与主治 主要成份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 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 咽肿、肠痈,痈肿疔疮 瘀血经闭,跌打损伤 1、蒽醌衍生物 结合型蒽苷(蒽醌苷,双蒽酮苷):泻下 游离型蒽醌(大黄酸,大黄素):抗菌 2、大黄多糖、鞣质,没食子酸等 几千年临床和现代药理实验均证明,大黄有泻下作用。 泻下有效成分为结合型蒽苷,其中以番泻苷A的泻下作用最强。 泻下部位在大肠 泻下机制 结合型蒽苷 小肠 大肠 口服 大部分 肝脏 小部分 苷元 转化 细菌水解 苷元 苷元刺激肠粘膜及肠壁肌层神经丛,促进肠蠕动泻下 大黄酸抑制Na+-K+-ATP酶抑制水份吸收溶积增大泻下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