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季风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部季风区

东部季风区:青海最富饶的地方 ■ 夏诺杰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第02期  浏览 48 人次   这一区域包含河湟谷地、东祁连山、青海湖盆地。其实把青海湖盆地放到这个区域里,似乎有些不妥。我们知道青海湖东部的日月山应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这座山应该是青海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干旱区、东部农业区与西部游牧区、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同时这座山也是黄土高原的西界。如果依此划分,青海湖盆地就不在东部季风区了。但是如果把青海湖盆地划在西部干旱区或者划在青藏高原的范围内似乎也不妥当,原因是青海湖盆地位于青海三大自然区的交会处,况且自然区划的分界线不会是泾渭分明的一条线,而是一个逐渐过渡的模糊地带。青海湖就处在这样的模糊地带内,因此把青海湖盆地划在东部季风区也是合理的,尤其是从历史文化及其该地区与周边的关系看,这样划分更有合理性。   青海的东部季风区,是几大文化相遇的地方,历史上这里是中原王朝的西部边境地区,是汉文化的边塞区。但当整个中国被游牧民族统治时,如元代和清代,这里又成了中国的内地。由于这种种历史原因,这里成了多种民族和多种文化的融合与交会区。在这个面积并不很大的区域内分布着多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自治县,其密度之高,全国罕见。因此各种历史、宗教、文化古迹分布甚多。藏传佛教的圣地塔尔寺、瞿昙寺、隆务寺、桑周寺、佑宁寺等都十分有名。伊斯兰教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气势雄伟、金碧辉煌,循化的街子清真大寺等也很有特色。道教的一些道观或佛道混一的寺院在青海东部也多有分布,如西宁北山的北禅寺就是很有特点的佛道并存的寺观,它修建在丹霞地貌的红色崖壁上,有大大小小200多个洞窟,很是壮观。   这个区域最值得一说的就是柳湾彩陶了。出土于乐都县柳湾乡的彩陶数量竟达几万件,这是世界史前考古的奇迹,而且这些彩陶器型完整、纹饰精美,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尤其重要的是,柳湾彩陶使我们重新认识了青海这块土地:原来青海并不荒凉,并不寂寞,她在几千年前,竟是一块繁华兴旺、人文鼎盛之地。   如果说柳湾彩陶是史前青海的骄傲的话,那么热贡艺术就是今日青海的骄傲。青海同仁这个地方如今已经成了中外闻名的艺术之乡。由于藏传佛教的催生,这里的彩绘、彩塑、堆绣、石雕、石刻、木刻、唐卡等宗教艺术迅速发展,成了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派别。   东部季风区的自然景观有许多精彩之处。青海湖就不用说了,她是中国第一大湖,湖区有著名的鸟岛,湖的周边到处是繁花似锦的草原,湖水碧蓝、浩淼如海,青海湖完全可以作为中国湖泊的形象大使。   青海湖的北部是赫赫有名的祁连山,祁连山在这一带很是壮观,因为这一带的祁连山以冷龙岭为界,将青海与甘肃分开。冷龙岭海拔平均4500米以上,最高峰5254米,有永久积雪和冰川发育,在夏季雪峰皑皑、冰川逶迤,山下是门源回族自治县的万亩金灿灿的油菜花海,那景色真是震撼。   除了青海湖、祁连山,东部季风区最值得一睹的就是黄河大峡谷了。黄河在青海境内是清清的碧绿的河,而黄河两岸却是层层叠叠的黄土高原。这里著名的峡谷一个接着一个,如龙羊峡、李家峡、积石峡、寺沟峡,其中李家峡和积石峡一带,黄河切开了第三纪的红土层,在流水的长期作用下,黄河两岸的盆地、峡谷、中低山发育了典型的丹霞地貌,红色的岩层、千姿百态的造型,黄河仿佛在千里画廊里流淌。这一带丹霞地貌的精华集中在尖扎县的坎布拉地区,那里从李家峡水库往西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丹霞地貌,在黄河两岸,红色的崖壁拔地而起,像城、似堡、如柱、如峰,变幻无穷。   青海的东部季风区,是自然景观类型高度密集、人文景观也极其丰富的地区,是值得我们流连忘返,细心品味的区域。         河湟社火:来自中原的传统在这里延续   猛然一看这张图片,还以为是中原一带农村过年的场面,其实不是,原来这是西宁郊区的农民正在举行一种古老的节庆活动——社火。这里有句俗话“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每年正月各地的社火演出沸沸扬扬。河湟谷地自古就是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荟萃之地。社火是中原汉民族的一种传统节庆活动,是来自内地的戍边战士将家乡的风俗习惯带到了西宁,社火便是明朝时从南京一带前来戍边的军士带来的,一直流传至今。   摄影/张超音         吐谷浑人的遗风:跳於菟   历史上青海省境内曾经一度存在着一个强盛的吐谷浑王国,它的政权统治青海长达约350年之久,唐朝的公主与吐谷浑国王通婚,比文成公主与吐蕃的松赞干布还要早,可见吐谷浑王国在当时的强大。据说,吐谷浑人对维系青海境内的南丝绸之路贡献巨大。后来吐谷浑被吐蕃所灭,虽然大多数吐谷浑人逐渐被吐蕃或其他民族同化了,但一部分吐谷浑人却作为土族仍然流传下来。土族人有着对老虎的图腾崇拜,至今还保留着跳於菟的风俗。“於菟”就是老虎的意思。跳於菟的小伙子赤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