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医药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时珍医药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思考.doc

李时珍医药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思考   摘要: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他的巨著《本草纲目》广泛传播,促进了我国医药科技事业的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形成了以此为代表的李时珍医药文化,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入发掘和传承李时珍医药文化,大力发展相关医药产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李时珍;医药文化;医药产业;思考   中图分类号:R281.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75-03      Thinkings on Li Shi-zhen Medical Cultur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UAN Yuan-sheng,YU Xi-Fan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 Huanggang438002, Hubei,China)      Abstract: Li Shi-zhen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doctors and herbologists in Chinese history. His masterpiece,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has been widely spread, which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far-reaching influence at home and abroad. With rich connotation, the later formed Li Shi-zhen medical cul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refore, exploring and inheriting Li Shi-zhen medical culture and developing related medical industry have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Li Shi-zhen; medical culture; medical industry; thinking      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汉族,字东璧,湖北蕲州人(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李时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和生物学家,他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是一部集16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他毕生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载于医药史册。深入发掘和传承李时珍医药文化,大力发展当地医药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李时珍医药文化的精神与内涵   1.1崇高的精神   1.1.1大医精诚的道德追求李时珍自幼喜爱读书,十四岁考上秀才,之后的9年内,他3次到武昌应考举人不中,于是毅然放弃了考取功名做官的打算,转而专心学医。并告诉他的父亲,自己“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希望父亲“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以表明他的决心。最终父亲同意了儿子的请求,并认真传授医术给他[1]。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李时珍恪守道德本分,立志做一名“不与草木同朽”的良医,不论贫富贵贱,有求必应,真正做到了大医精诚的道德追求。   1.1.2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李时珍治学十分严谨,科学求实。他在长期的实践中,精研各类本草,广收民间蕴藏的药物知识,反复审核辨认,去伪存真,努力纠正前人盲目抄袭著书、牵强附会的错误。他对所研究的药物,尤其是民间传诵称奇的药物,并不轻易相信,而是亲自调查,详细考证,力辟邪说,以求实的科学态度,驳斥和纠正了前人一些不正确的说法。如曼陀罗花为麻醉药,传说“笑采此药,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乃亲尝之”,体验确有麻醉之功。他坚持真理,力辟服食水银成仙的妄说,指出“《大明》言其无毒,《本经》言其久服神仙,……《抱朴子》以为长生之药,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 [2]   1.1.3济世救民的高尚医德李时珍幼多羸疾,为除病强身,发奋学医。为穷人治病往往不收诊金,深受当地群众爱戴。据《蕲州志》所载:他“托医以寿世”,施诊乡里,享有很高声誉。他研究本草,目的十分明确,只为治病救人。因而每药之后即有附方,认为舍方论药是“有体而无用”。详观《本草纲目》,附方竟多达1万个以上。考虑到“人命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